A23:康健园/健康养生
     
本版列表新闻
     
2018年08月06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卸下心理包袱 摆脱产后抑郁
金海燕

  妊娠、分娩是女性一生中经历的重大应激事件,对心理和生理上都有着极大的影响。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生产给新手妈妈带来的躯体苦痛和生命威胁已大幅减少,而产妇的心理健康问题却愈来愈常见。抑郁症是影响产妇心理健康的常见疾病,严重影响母婴的身心健康。

  女性在人生的两个阶段容易遭受抑郁症的侵袭,一是围产期,二是更年期。相比更年期抑郁症,普通民众对产后抑郁症的关注并不多。但其危害和影响不容忽视,且发病率有逐年增加的趋势,因此,有必要引起家庭及社会的关注。

  所谓产后抑郁症是指产妇分娩后出现的抑郁症,抑郁情绪一般在产后2周出现,4-6周时症状明显,其临床表现与一般抑郁症相同。据统计,一半以上的女性产后都会出现程度不同的情绪问题,从轻度的产后心绪不良到严重的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的重度抑郁。轻度的抑郁可能仅为短暂的情绪不稳定:脆弱,易哭泣,失眠,担忧等。而严重的则表现为情绪低落、烦躁不安、消极悲观,担忧孩子的状况;担忧自己无法照顾孩子,不能应付未来生活,甚至出现伤害婴儿或自伤行为等。

  产后抑郁症的病因比较复杂。主要与产后激素水平变化、社会家庭因素及产妇自身心理健康水平相关。怀孕期间,女性的雌、孕激素水平会明显升高,产后则迅速下降,激素水平的变化导致情绪波动,这与更年期抑郁的发生类似。产后缺乏社会及家庭的支持,家庭不和,婆媳矛盾,无人帮忙照顾孩子等问题都会增加产后抑郁的风险。从新手妈妈自身的原因来说,“做个好妈妈”的期望,导致过度紧张母亲这个角色,自我苛求,对孩子的一切过于敏感,整日忧心忡忡,过大的压力下,抑郁症悄然而至却浑然不觉。另外,如果曾有过产后抑郁经历的女性,再生育时,患产后抑郁症的几率明显增加。

  产后抑郁的治疗和普通抑郁症稍有不同,要根据产妇的抑郁严重程度给予不同的处理。对于轻度的抑郁情绪,家人要给予足够的关心和支持,产妇要及时地进行自我调适、呵护:比如适量的运动,充分的休息、与家人多沟通、多寻求帮助;修正不合理期望,将“做妈妈”变成学习的过程,积极关注孩子的变化等。一般来说,经过上述的努力,大多数产妇均能顺利摆脱抑郁情绪。如果自我调适不成功,则需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进行心理治疗。对于部分抑郁情绪严重的患者,出现明显消极情绪、自杀、伤害孩子的行为,则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药物治疗,从母婴健康的角度考虑,服药期间应尽量停止哺乳。

  金海燕(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临床心理科副主任医师)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上海40年 改革开放再出发·特别报道
   第A05版:上海40年 改革开放再出发·特别报道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科创上海
   第A08版:2018年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9版:2018年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中国新闻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文体新闻
   第A14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6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7版:专版
   第A18版:夜光杯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军界瞭望
   第A21版:军界瞭望
   第A22版:康健园
   第A23版:康健园/健康养生
   第A24版:医技/新民健康
心脏病用药不能想当然
三伏天养生讲究平心静气
卸下心理包袱 摆脱产后抑郁
妇科炎症高发期 做好个人卫生清爽度夏
新民晚报康健园/健康养生 A23卸下心理包袱 摆脱产后抑郁 2018-08-06 2 2018年08月06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