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舆论的重压,滴滴的两位大佬终于道歉,并承诺无限期下线滴滴顺风车业务。
有一句从偶像剧里走出来的名言,此时很适用:如果道歉有用,要警察干什么?惨案一再发生,某种程度上就是上一次道歉被轻易接受的恶果。没有制度和技术上的亡羊补牢,道歉只是随时可以偷偷删除的废话。滴滴也的确通过自己的道歉向人们证明:“大力整改”只是一句空话;再来一次,我们还能让你死在车上。
其实从媒体报道的细节中可以得知,两个遇害的女孩,都不是没有安全意识的人,她们都十分警觉并且掌握了自救技巧:空姐在发现被语言骚扰后,迅速向室友求助,甚至伪装成和老公打电话来延长警方营救时间;女孩在发现路况不对,也迅速向不止一个好友求救,甚至直接说“救命,抢救”。
她们用自己的生命为滴滴等网约车平台找到了安全机制的重大疏漏,但滴滴却选择用一次次道歉和公关,来让自己和他人遗忘。今天的愤怒让我们脱口而出:“滴滴禽兽不如”、“滴滴早日倒闭”……但声讨之后必须认识到:网约车的安全漏洞不止顺风车,网约车平台也不止滴滴一家。滴滴倒闭了,还会有另一个滴滴,这些与我们出行安全密切相关的企业,其实本质上并没有大的不同。网约车平台的安全管理机制缺失,一直是社会各方呼吁的问题。当命悬一线的关键时刻,连警察都无法及时从企业获取有效信息,这显得十分荒谬,但却是冷酷的现实。
据了解,上海目前已经在制定网约车平台和顺风车业务的监管细则,有望于近期发布。这种细则其实应该由政府主管部门、网约车企业、警方等共同建构和负责:政府部门如何在制度和技术上实现对网约车平台的有效监管?网约车公司的司机审查机制如何不成为一纸空文?网约车公司信息系统能否与警方高效对接?能否通过技术手段实现司机信息、车辆信息、报警定位的一键发送?这些问题应当在新的制度出台时得到回答,而不是等到热点消退,一切回归平静,剩下的仍然只有道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