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4: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9年03月17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西安发掘中亚粟特人古墓
王维坤
  王维坤

  粟特人起源于中亚,是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丝绸之路上重要的商人。在古都西安,近些年出土了很多粟特人的墓葬,很有中原特色,这其中在2004年出土的“康业墓”,很有代表性。墓主人口中、手中都含有、握有货币,符合中原的葬俗,是丝绸之路东西文化交流的重要体现。

  2004年春天,陕西一住宅小区在进行城市基建施工的过程中,意外地在一大型垃圾堆下发现了一座北周天和六年(571年)的中亚粟特人康业墓。4月6日,当考古工作者进驻工地之时,墓道与墓顶几乎已被破坏殆尽,狼藉不堪,砖封门仅残存30多厘米,石门东侧门框已断为两截,所幸的是墓室内保存尚好,未受到任何破坏。在墓室西部南侧发现零乱的动物骨骼,并发现墓主人腰部有腰带铜饰件,有丝绸痕迹。

  我的学生、领队程林泉馆长请我去了发掘现场,亲眼目睹了死者右手侧出土“布泉”一枚的惊人场景。石榻之上置骨架一具,保存完好,头向西,面向上,仰身直肢,骨架之上有数层丝绸痕迹,腰部出土有铜带扣及腰带饰件,在先后清理骨架的过程中,发现在死者口中含有一枚东罗马金币,右手一侧握有一枚北周布泉货币。

  在经过请教有关文保专家等的基础上,邀请西北大学文博学院及陕西省文保中心文保专家会同我所文保工作人员联合对骨架进行了清理,提取了丝织品样品,骨架计划进行DNA鉴定。

  如此看来,我认为康业墓发现的“在死者口中含有一枚东罗马金币,右手一侧握有一枚北周布泉货币”的所谓“死含”习俗,就应该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埋葬习俗“口实”“玉含”与“饭含”的继承与发展。它应是死者口含具有货币职能——货贝的前身和最原始的随葬形态。即最早起源于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的死者口含贝壳、蚌壳以及石块的习俗。而在这次发现之前,我就在研究中反复强调:与其说是“死含”,倒不如说是“口实”更为确切一些。据《公羊传·文公五年》载:“五年,春,王正月,王使荣叔归含且赗。含者何?口实也。”“缘生以事死,不忍虚其口”这才真正是生者对死者进行“实亲口”的初衷。

  这样的话,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墓葬中出现的死者口含贝壳、蚌壳、石块等习俗都应是“不忍虚其口”的具体体现。即使到了后代,“口实”披上了等级的外衣,但也丝毫没有改变“象生时食也”的实质。《春秋说题辞》曰:“口实曰唅,象生时食也。天子以珠,诸侯以玉,大夫以璧,士以贝。”可谓一语道出了“口实”的真谛。

  现在看来,西安发现的北周粟特人康业墓中的那种“死者口中含币、手中握币”的埋葬习俗,应该是中亚苏特人入乡随俗、长期相互融合与文化交流的“汉化”的产物。

  十日谈

  跨越千年的发现

  责任编辑:徐婉青

  明日请看,一张找了十年的文物照片带来的惊喜。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上海新闻
   第A04版:新视界
   第A05版:新视界
   第A06版:国际新闻
   第A07版:文体汇
   第A08版:跨界/文体汇
   第A09版:文体汇/聚焦
   第A10版:动态/文体汇
   第A11版:夜上海
   第A12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A13版:星期天夜光杯/读书
   第A14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A15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A16版:文艺评论/星期天夜光杯
   第A17版:文艺评论/星期天夜光杯
   第A18版:上海珍档/星期天夜光杯
   第A19版:星期天夜光杯/快乐作文
   第A20版:纪实/星期天夜光杯
   第A21版:新民海外
   第A22版:多彩中国/新民海外
   第A23版:新民海外/比利时
   第A24版:加拿大/新民海外
作家与茶
北海的海
藏在血管里的爱情密码
录杜甫《春夜喜雨》(书法)
青春无羁走天下
西安发掘中亚粟特人古墓
新民晚报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A14西安发掘中亚粟特人古墓 2019-03-17 2 2019年03月17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