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9: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9年04月16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宣告胜利第一声
陈克涛

  陈克涛

  1949年5月25日的凌晨,对上海市民而言,注定是永生难忘的。家中的收音机里传出了特别的声音,它不仅昭示上海胜利解放,更象征着这座城市即将重获新生。

  “我们上海人民解放了!亲爱的同胞们,上海人民保安队播音开始!人民解放军已来到南京路……”播音员李云森难掩内心澎湃,看向一旁默默守卫这座电台九年的杨俊,深感这一天来之不易。1940年仅16岁的杨俊加入新新公司,当时新新公司装备了上海第一个由中国人创办的广播电台,后改称“凯旋电台”。就职期间,杨俊偷偷学习电台使用技巧,并摸清值守人员班次。九年后,解放军挺进南京路,公司地下党上级匆匆赶来交给杨俊一张打字纸,上面写着《中国人民解放军布告》,以及军歌《我们的队伍来了》并要求立即使用电台,向全市广播。杨俊带领的人民保安队随即克服电台经理的阻挠,并修正了被拨乱的电台频率,方使这激动人心的消息传递到千家万户。

  与此同时,位于乌鲁木齐路上的“上海电台”,也传出振奋人心的捷报:“听众们、市民们、同志们!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人民解放军今天清晨胜利地进入了上海市区,上海解放了!现在,我来宣读《中国人民解放军安民布告》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入城守则》……”1946年刚从音乐学校毕业的徐炜搭船来到上海,组织指示她“潜伏”待命。酷爱歌唱的她曾收获来自田汉、冼星海的掌声,于是徐炜便和同志们受命组建“上海广播乐团”并在国民党官办“上海电台”坚持进行地下斗争。最激动万分的时刻终于到来,1949年5月25日,解放军终于挺进上海,徐炜按照地下党组织指示来到已被占领的国民党电台,在同志们的配合下,“百灵鸟”清清喉咙,缓缓走入播音间,深吸一口气,随即以慷慨激昂的语调宣告着这件对上海百姓而言天大的喜事。

  宣布上海解放的声音中还有施燕声。作为电台的一名播音员,当她望着一列列秩序井然的解放军走向电台,她欣喜地大叫,立即冲入播音间开启机器,向上海各界通报这则令市民们欢欣鼓舞的好消息。她手中攒着的23字讲稿,来源于长期隐蔽在国民党新闻界的中共地下党员邹凡扬……

  七十年前,上海解放的那声呐喊从沪西到浦东,从南京路到苏州河,如星火般在一片片区域、一条条街道、一户户家庭中传递着。在上海的不同角落,不同的人,发出了同样的声音。数不尽的“第一声”最终汇聚成了上海人民的心声,盼望着,建设红色的新中国。盼望着,属于人民的新上海。

  十日谈

  上海解放新气象

  责编:徐婉青

  这天,海关大楼悬挂出了外滩迎接人民解放军的第一幅标语,绮云阁升起了南京路上第一面红旗。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4·15巴黎圣母院火灾事故
   第A05版:4·15巴黎圣母院火灾事故
   第A06版:要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目击/新民印象
   第A09版:目击/新民印象
   第A10版:上海新闻
   第A11版:综合新闻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广告
   第A14版:文体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16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8版:夜上海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夜光杯
   第A21版:新民旅游
   第A22版:旅游资讯
   第A23版:新民旅游·广告
   第A24版:旅游资讯
   第A25版:旅游资讯
   第A26版:旅游资讯
   第A27版:旅游资讯
   第A28版:旅游资讯
   第A29版:旅游资讯
   第A30版:旅游资讯
   第A31版:旅游资讯
   第A32版:医技/新民健康
   第ZF01版:中缝2-31
呵护孩子学习的本能
难忘的电影镜头
山珍海味的来处
三十年前的国际新闻研究生
西站看火车
被收藏的风景(油画)
宣告胜利第一声
新民晚报夜光杯A19宣告胜利第一声 2019-04-16 2 2019年04月16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