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7:文体新闻/文娱·广告
     
本版列表新闻
~~~“克莱因蓝”首次来沪展出
~~~“克莱因蓝”首次来沪展出
~~~“克莱因蓝”首次来沪展出
~~~“克莱因蓝”首次来沪展出
     
2019年04月26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他用画布描绘色彩
“克莱因蓝”首次来沪展出
乐梦融
  有一种单调又深邃的“克莱因蓝”,像对艺术世界施展了魔法,时至今日,时尚设计师们不断地用这抹蓝色向艺术家伊夫·克莱因致敬。

  这片蓝色的原作将在这个周日在上海揭秘。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PSA年度特展“挑战的灵魂:伊夫·克莱因、李禹焕、丁乙”对公众开放,这将是这位早逝的天才艺术家的作品第一次登陆中国,也是首次大规模亮相亚洲。

  “去感受灵魂,去描绘当下。”克莱因宣称这是他开创单色画的动机。他的第一幅深蓝色画可以追溯到上世纪40年代末期,结果不理想,为了找到他理想中的深蓝色,他开始与化学品制造商合作,执着调试颜色。终于在1958年,他发现将纯净的干燥颜料悬浮在透明的合成树脂,并以醚和石油作为溶剂,便能卓越地保持群青色素的美学效力。

  一种非同寻常的蓝色诞生了。当这种蓝色被大面积地铺满在画布上,颜色本身的密度仿佛具有磁力。克莱因在1960年将这种蓝色注册了商标,命名为IKB。他是世界上第一个为颜色注册商标的艺术家。今天要复原这种蓝色,先记住一串数字047167,这正是调配克莱因蓝的密码(“克莱因蓝”的RGB比值是0∶47∶167)。克莱因蓝像是一种魔法,席卷了世界的各个艺术领域。

  策展人上海当代艺术馆馆长龚彦在布展期间就介绍了这一蓝色的神奇魅力:当在展览馆中追逐某些引人注目的艺术作品时,观众的视线很有可能被那种蓝色拉过去,不是因为蓝色迫使我们去看它,而是我们不自觉地追随它的踪影。

  这次展出的还有“单色系”同道——韩国的李禹焕、中国的丁乙。三位艺术家跨时空的相遇,为东西方前卫艺术比较研究提供了全新视野。 本报记者 乐梦融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特别报道
   第A03版: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特别报道
   第A04版: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
   第A05版: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
   第A06版:要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综合新闻
   第A09版:都市小区
   第A10版:社会新闻·广告
   第A11版:中国新闻·广告
   第A12版:专版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专版
   第A16版:文体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文娱·广告
   第A18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体育·广告
   第A20版:夜上海
   第A21版:夜光杯
   第A22版:夜光杯
   第A23版:新民法谭
   第A24版:新民法谭
   第ZF01版:中缝2-23
肿瘤医院里开起音乐会
他用画布描绘色彩
全国在沪企业联合会“文化自信”研学基地揭牌
广告
新民晚报文体新闻/文娱·广告A17他用画布描绘色彩 2019-04-26 2 2019年04月26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