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6:要闻
     
本版列表新闻
     
2019年04月26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今日论语
击穿底线的假唱可否“假一赔十”?
邵 宁
  邵 宁

  这几天,演员韩雪音乐剧《白夜行》假唱事件继续引发热议。因为韩雪嗓子不适,演出全程播放演唱录音,令观众大失所望。而演出结束后主办方竟表示:“有些‘不完美’,是成就‘完美’的另一种方式。”有网友评论说,这是音乐剧史上“最耻辱”的一场表演,但主办方、韩雪和一些粉丝却“不以为耻,反以为荣”。

  迫于压力,韩雪通过微博向观众道歉,主办方同意退票。但紧接着,韩雪工作室又发布律师声明,表示近日部分网络用户捏造、散播不实言论以侵犯韩雪女士名誉权,希望有关用户立即删除相应内容,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这一事件,暴露出某些演艺公司和艺人的职业道德,已经击穿了底线。

  嗓子是肉长的,不能保证永远洪亮,如果演员身体状况出了问题,行业内有很多解决办法:宣布退票、延期补演,或找B角替补。在戏剧演出行业,我国历来有“戏大如天”的传统,许多老艺术家把观众放在最高的位置;国外也有“观众是上帝”的说法。如2013年在话剧《喜剧的忧伤》开演前,主演陈道明突发高烧。演出前,陈道明在他人搀扶下上台向观众道歉,宣布公演推迟。待两个月后重新上演,每位观众都收到了一张“又辛苦您一趟”的致歉卡片。

  更值得注意的是,这起假唱事件并不仅仅限于道德范畴,还涉嫌违法。《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中明确规定“演员不得以假唱欺骗观众,演出举办单位不得组织演员假唱”。一位业内人士指出,演员失声,剧组马上就拿出录音来替代,说明这录音带是早就准备好的。那么,不禁让人疑惑:之前韩雪嗓子没坏的时候,究竟是真唱还是假唱?这种行为如果不受到处罚,将会引发更多的效仿者。

  按照合同法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演唱会的门票是观众和演出举办方的合同凭证。观众的权利是享受到真实的符合一般预期的演出。演唱者如果假唱,则构成了合同履行的瑕疵,或者从消费者权益保护的角度构成了欺诈消费者的行为。

  买到了假的商品该怎么办?法律规定,“假一赔三”或“假一赔十”。那么,看了一场假的演出怎么办?能否同样“假一赔十”?音乐剧是精神产品,观众也是消费者,其权益理应得到保护。而这一法律责任,理应由主办方承担。看来,主办方、韩雪及其经纪公司需要好好补课。试问:丧失了底线和灵魂,如何成为一个好演员?同样,三观不正的演艺公司和经纪公司,又能走得多远?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特别报道
   第A03版: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特别报道
   第A04版: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
   第A05版: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
   第A06版:要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综合新闻
   第A09版:都市小区
   第A10版:社会新闻·广告
   第A11版:中国新闻·广告
   第A12版:专版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专版
   第A16版:文体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文娱·广告
   第A18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体育·广告
   第A20版:夜上海
   第A21版:夜光杯
   第A22版:夜光杯
   第A23版:新民法谭
   第A24版:新民法谭
   第ZF01版:中缝2-23
上海展览中心变身职业体验乐园
共同播撒友谊合作种子
进一步深化务实合作
击穿底线的假唱可否“假一赔十”?
“长护险评估标准2.0版”6月底前上线
5月18日养老金增发到位
商标案件占总案件89%
新民晚报要闻A06击穿底线的假唱可否“假一赔十”? 2019-04-26 2 2019年04月26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