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不良主要指上腹部或胸骨后疼痛不适、烧心、恶心、呕吐、早饱或其它被认为与近端消化道有关的症状。许多消化不良病人,经长期治疗,症状仍不好转,有的诉说中药、西药都已经服过,可仍然腹胀难忍,为什么会这样呢?最常见有以下几种情况:
其一,由于暴饮暴食导致腹胀等消化不良症状。 临床易犯错误用药:联合使用抗酸药或制酸药+多酶片或胃蛋白酶。正确用药应为消化酶加促胃肠动力药。原因:通常暴饮暴食后的胃胀与胃急速扩容难以及时排空有关,给予制酸药后反而不利于消化和消化酶起作用。这是因为多酶片和胃蛋白酶均需要在胃酸环境下才有活性,而使用抗酸药或制酸药强力制酸以后,造成胃内碱性环境,以致多酶片和胃蛋白酶无效。
其二,病人在治疗胃炎时,长期使用强制酸剂后出现腹胀。常见错误用药:在继续使用强制酸剂的情况下加用消化酶制剂。正确用药应为:停用强制酸剂后,再使用消化酶。原因:病人长期使用强制酸剂以后,胃酸受到过度抑制,影响了食物在胃内的消化,并减弱了胃酸对消化道细菌的抑制,致使大肠内细菌大量生长,甚至原来基本无菌的小肠内也出现大量细菌生长,影响消化、吸收并产生很多气体。
其三,老人长期便秘,引起腹胀和食欲减退。常见错误用药:仅单独补充消化酶。正确用药应为:应以解除便秘为主要用药,辅助加用消化酶。原因:对这些老年病人未仔细分析引起消化不良的原因,此时,老人应使用促胃肠动力药和抗菌药(如甲硝唑),待大便通畅和有害菌群减少以后,再服用消化酶,方可见效。此外,由于蔬菜中含大量不易消化的纤维素,有些老人肠蠕动很弱,反而可致纤维素潴留过久,经大肠细菌发酵产生大量气体,从而引起顽固性腹胀,这一点需引起重视。
其四,常见错误用药:把胰酶胶囊拆开服用。正确用药应为:必须将胶囊完整吞下。
其五,年轻人饮食不准时,喜吃辣火锅、油炸食物等。错误用药常为:一味使用助消化药。正确用药应为:纠正饮食习惯为主。(作者为上海市中医医院脾胃病科副主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