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头脑”“不高兴”,大鲨鱼外援比斯利来上海之前就有了这样的绰号,因为他的古怪脾气一度令上海球迷担心,所以用动画片中的人名来形容他。一个赛季的事实证明,比斯利确实有时“没头脑”,有时“不高兴”,他在场上散漫随意的“顽主”表现,最终也成为上海男篮提前无缘季后赛的原因之一。
失误大王
在常规赛各项技术统计上,上海男篮队员没有一个人能够占据榜首,除了尴尬的“失误”这一项——比斯利以场均4.8次失误成为联盟“失误王”。
一个赛季下来,打了37场比赛的比斯利失误总数达到175次,仅仅比他的192次助攻数少了17次,这也意味着经常拿下得分、篮板、助攻“准三双”华丽数据的他,实际上的助攻都被居高不下的失误抵消掉了。上海男篮历史上,此前的失误纪录由外援杜万·泰特在2008-2009赛季创下,不过当年泰特打满了整整50场常规赛,而比斯利打破他的失误纪录却只用了32场比赛。
球迷们不会忘记,上海男篮主场力克吉林队获得赛季首胜的比赛中,正是比斯利在加时赛独得13分决定了比赛。可事实是,比斯利超强的得分能力固然令球迷大呼过瘾,不过他超高的失误率却又令队友和教练抓狂,多场比赛战至关键时刻,正是他无厘头般的致命失误葬送好局。例如主场与青岛队之战,当最后一节进行到只剩30秒时,上海队以95比93领先且握有球权,可是比斯利运球过半场时却被吹罚“翻腕违例”,这个低级的失误让球权直接判给对方,青岛队外援突破上篮成功,将比赛拖入加时后逆转成功。如果当时比斯利没有出现失误,上海队将这次进攻时间耗完,即使不得分,也留给青岛队只有几秒时间;如果上海队能得分,那青岛队将完全失去了机会。
屡教不改
作为2008年NBA榜眼秀的比斯利,当年也曾被视为会成为一名超级巨星,可是去年25岁的他正值一名球员的黄金年龄,却在NBA找不到饭碗而来到了CBA,这是为什么?
在上海男篮高层看来,比斯利是一个天才球员,他兼具身高、臂展、速度、敏捷性、弹跳,身体条件一流,能持球强攻,也可以外围发炮,射程延展到了三分线,能在三四号位上摇摆……可是在一些NBA专家看来,他的散漫、注意力不集中、不成熟、防守时无所事事等缺点,注定让他无法在NBA取得更高成就,甚至沦落到无人问津的地步。
由于持球能力强,比斯利屡次“客串”组织后卫,可是他经常很随意地将球传出,所以难免出现传球失误。是的,从另一个角度说,可能是队友的意识和比斯利不在一个级别上,但作为一个明星外援,他应该对队友的能力有着清醒认识,在传球以及和队友做配合时,要作出相应的调整和预判,可是他却从不长记性。比斯利总是强调自己非常在乎输赢,可是到了球场上,他却经常不遵守战术纪律,处理球更是随意任性,这使得上海男篮往往在一些可以拿下的比赛中掉链子。
无论是主帅马跃南还是刘鹏,都曾不止一次和比斯利沟通过他的比赛态度问题,可是后者却总是“虚心接受,屡教不改”,教练组拿他也毫无办法。他的得分很救命,他的失误很要命,于是就在比斯利这种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外援带领下,大鲨鱼与季后赛渐行渐远了。 本报记者 李元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