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战争军事行动”最初出自美国陆军1993年的《作战纲要》,要求美军在准备战争的同时,也寻求通过非战争军事行动来维护美国的利益。如今,国际上普遍把不具备战争性质的军事行动统称为“非战争军事行动”。纵观过去一年,中国军队在“非战争军事行动”领域表现得非常活跃,涉及人道主义援助、灾难救援、联合国维和行动等多种类型。
应急搜救 快速出动
2014年3月8日,马来西亚航空公司的MH370航班失去联系。当马来西亚政府宣布飞机失联区域为南印度洋后,解放军迅速派出伊尔-76飞机前往澳大利亚,就近执行空中搜寻任务。为了能更清楚地观察海面,机组多次将飞行高度从9700米降到300米,在低空紊乱气流带来的颠簸中展开低空搜寻。在短短几天内,中国空军机组的搜索面积就达到了十余万平方千米。
2014年12月4日,马尔代夫首都海水淡化厂发生火灾,岛上淡水供应中断。中国政府决定派出空军运输机和海军远洋救生船“长兴岛”号赴马尔代夫紧急送水。当时,“长兴岛”号正值亚丁湾护航任务后期,舰上人员都已进入疲劳期。面对紧急送水任务,“长兴岛”号上的官兵迅速建立值班制度,安排人员24小时监控船上海水淡化设备运行,同时将船上供水时间从每天5小时减至2小时,全力储备淡水。8日凌晨,“长兴岛”号提前3小时抵达预定港口,来自中国军舰的汩汩清流通过刚铺好的管道送向千家万户。
应对危机 果敢冷静
2014年初,中国派出维和安全部队赴非洲马里执行联合国维和任务。该国在2013年爆发战乱后,武装冲突和恐怖袭击接连不断,部分袭击行动直指联合国维和部队。
5月19日,马里重镇加奥突发大规模游行,部分人员手持武器冲击联合国马里特派团东战区司令部。当时负责该司令部安全的是18名中国维和战士。面对危局,中国战士迅速扣上门锁,支好圆木,并用身体死死抵住。此时,又有大量石块疯狂砸来,探照灯、监控摄像机被击碎。中国战士一方面随时准备用身体加强防线,另一方面,派出狙击手占领高位,密切观察,防范可能夹杂在人群中的极端分子突放冷枪。
为了平息事态,中方队长苏世顺和马里雇员穆萨用当地语言喊话,邀请群众代表谈判。半小时后,5名代表来到谈判桌前。随着谈判取得成效,示威者迅速散去。当天下午,战区司令马马杜将心爱的“思想者”根雕赠送给中国军人,并赞道:“你们高度负责的专业表现和克制精神成功化解了危机,令我敬佩。”
战士之魂 天使之心
在2014年中国军队对外援助行动中还有一件大事不能忘记,那就是中国军医协助塞拉利昂、利比里亚等国抗击埃博拉疫情。
2014年9月16日,由解放军302医院抽组的中国援塞医疗队奉命飞赴西非塞拉利昂。10月1日,中国医疗队在当地展开接诊工作。
埃博拉病毒的危险性极高,根据疫情的特点,中国医疗队围绕接诊流程、感染控制、消毒隔离、垃圾管理、突发情况处置等各方面,制定出68类243条诊疗制度和防护措施。严谨的防控措施确保了医护人员“零感染”。在承担繁忙诊疗任务的同时,中国医疗队还针对当地医护人员展开培训。然而,一开始就遇到“拦路虎”,参加培训的47名护士和40名保洁人员缺乏基本的防护知识和技能。以穿脱防护服为例,标准流程有几十个步骤,中国军医刚演示了两三个步骤,许多学员就皱起了眉头。于是,在35℃以上的高温环境下,中国军医每天穿着密封防护服,一遍遍地指导训练……最终,87名学员全部考核合格。
2014年11月15日,由163名医护人员组成的中国军队援助利比里亚医疗队抵达蒙罗维亚。在随后的60多天里,他们不畏艰险,出色地完成了任务,病人总治愈率达到83%,远高于同期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40%-43%的治愈比率。
中国理念 获得认同
随着中国军队积极参加人道主义“非战争军事行动”,“中国理念”也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认同。
在一次有多国代表参与的救援推演中,假想灾民因传统习俗不愿跟随救援队撤离。美军代表的回答是:“我们只关心灾区的美国公民的安全,其次才在确保自身安全的情况下对受灾国施救,像上述情况,我们不会浪费时间……”这一充满“霸气”的发言顿时令其他代表侧目。
此时中国代表提出了自己的解决之道,“首先要在救援行动中充分尊重当地民俗。其次要请示使馆,协调当地宗教领袖、族群长老、地方高官合力说服灾民撤离,必要时会采取强制措施。总之,‘生命第一’是中国救援队的最高原则!”话音刚落,现场就响起热烈掌声,各国代表对中国军队能充分尊重受灾国文化风俗的做法大加赞赏。 罗山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