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今天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 对小微企业贷款占比达到定向降准标准的城市商业银行、非县域农村商业银行额外降低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 对中国农业发展银行额外降低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4个百分点
宣布时机出人意料
千呼万唤,终于等到你——立春日,央行降准。
从央行网站可以查到,上一次全面降准距今超过2年半,在2012年5月18日实施,央行下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央行延续一贯的“不愿被你猜中”的风格。这次选在周三而非周五晚上宣布,时机的选择颇为出人意料。
据分析,2月初公布的中国1月汇丰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终值为49.7,连续第二个月低于50这一荣枯分水岭,1月官方PMI数据则2年多以来首次跌破荣枯线,已经表明今年开局经济仍面临较大下行压力,需要出台更多的货币与财政宽松政策防止经济下滑,降息或降准因此箭在弦上。
“顺应民心的正确决策”
此次降准的直接、主要原因,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认为是人民币贬值压力下资本流出增多、外汇占款下降。近日,人民币对美元持续贬值,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汇率连续数日逼近跌停,资本流出增多,1月外汇占款很可能明显减少,加上节前资金需求上升的叠加影响,市场流动性趋紧,这是引发降准的直接、主要原因。
“降准太迟,但总比不降强。” 经济学者马光远认为早在2014年第三季度就应降准。通缩已成为2015年全球经济的头号敌人,在制造业全面调整的情况下,中国经济的通缩迹象极为明显。资本流出和人民币贬值不应成为货币政策考量的要素,宏观经济稳定才是货币政策的最重要考量因素。
对于此次央行降低存款准备金率,经济学家滕泰肯定这是“顺应民心的正确决策”。他提出,降息、降准是在经济增速持续下滑、面临通缩风险的背景下所应该采取的必要举措。在中国高达20%的法定存准率下,银行每吸收100元存款只能放贷80元,这是造成钱荒、钱贵的主因。他个人预计,今年中国还有3次以上降准、2次以上降息。
东方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邵宇认为,央行此次降准预料之外,情理之中。降准的国内背景是实体经济困难、外汇占款流入下降、春节前流动性紧张。降准有助于托底经济,改善流动性。预计年内为对冲可能的资本外流至少还有三次降准,建议关注金融及地产板块。
昨晚降准消息一经公布,新加坡交易的A股期货新华富时A50指数盘中从低位突然反弹超过5%,金价也出现急速拉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