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4年开展“指尖上的社区治理”以来,街道通过“甘泉社区7080青年天地”和“甘泉居委会”两个微信平台,举行了16期不同主题的微讨论,有近900人次参与,发布近5000条微信信息,为创新社会治理探索出了一条新路。
引导“买菜大军”依规停车
走进甘泉路街道新宜小区,在久龄家园新宜为老服务站的广场前,一面“微笑墙”吸引了众人的目光,照片中许多老人、孩子的笑容灿烂而真诚,其中还有街道党工委书记、居民区书记的照片。“微笑墙”的创意,来源一次“幸福甘泉”的微讨论,“如何才能展现幸福甘泉的内涵?”微讨论平台上有人建议,用真诚的微笑来感染,于是“照片墙”的创意成为“幸福甘泉”的展示窗口。
甘北菜场开始试营业,自行车乱停放现象再次回潮,菜场二楼的自行车停车场却鲜有人光顾。如何破解这一老大难问题,“微信平台”再次体现能量,7080青年群体踊跃加入志愿者队伍,穿上红马甲,排好值班表,共同维护秩序;相关科室负责人建议加装指示牌,用小喇叭不停播放宣传语,引导“买菜大军”按照指示停放车辆,成效立竿见影。
每一期微信讨论不是纸上谈兵,凡是有思考、有可操作性的建议,都会被采纳实施。“社区无证早餐点综合治理”微讨论后,城管科与原食药监所共同排摸情况,与相关人员进行商谈协议、告诫引导;“巩固创卫成果”微讨论后,城管中队与驻守各小区的垃圾回收者进行商谈,为维护小区环境达成共识;“共助慈善捐助工作”微讨论后,社保科第二天就收到各类捐资捐物,慈善超市顺利开张得以“锦上添花”……类似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分享律师进社区的成功做法
十八届四中全会刚闭幕,微信讨论即以“学习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提升依法治理社区的能力和水平”为题,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依法治国的重要讲话精神,结合街道实际,思考依法治理社区的路径方式。4个试点开展居委会律师制度的小区书记,分享了律师进社区的成效做法,建议在全街道复制推广这一做法;甘泉“法律夜门诊”“百姓小广场法律咨询服务”“信访工作律师咨询制度”“人民调解制度”等,都在依法治理社区的思想指导下,有了更深入的讨论和思考。
“有效提高‘12345’工单处置的时效性和市民满意度”的微信讨论,启发大家深刻思考新形势下如何转作风,更坚定地树立群众观念,提升工作效能,遵守履行承诺,把群众的愿望诉求放在第一位。为更有效地夯实基层党建基础,街道在《关于发挥社区骨干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意见》出台前,利用微信群的平台广泛征求意见,群策群力,探索发挥社区在职党员、文艺团队骨干党员、居民区退休党员等不同群体的作用,既宣传了政策,又听取了民意,可谓“一举多得”。
垃圾分类的积极性大大提高
垃圾分类是提升社区文明、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子长小区成为普陀区垃圾分类绿色账户试点小区,如何抓住这样的机遇鼓励居民改变生活习惯,提升环保意识?微讨论活动中建言,提高居民垃圾分类积极性,加大绿色账户积分兑换力度,各科室都相继提供资源,宣传科以《甘泉报》专版形式,普及垃圾分类知识,社保科牵线搭桥华联吉买盛等共建单位,使得积分兑换有了超市购物券等新渠道,居民对垃圾分类的积极性有了大大提高。
微信平台建构了一个跨越条块界限、科室界限和居民区界限的大平台,把街道各科室与驻区单位的负责人纳入同一平台,共同思考解决社区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街道与驻区单位齐心合力,有事共担当,有事同商量,跨前一步,换位思考,不推诿扯皮,社区治理的效率有了大大提升。
在整个微信讨论活动中,甘泉路街道的党政班子成员发挥思想引领作用,利用每周一、周二晚上的休息时间,共同参与讨论,不断予以鼓励指导;甘泉7080青年干部更清晰地了解甘泉社区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症结所在,以青年人的朝气和活力破解难题,直面困难;甘泉居委会书记、主任们在每次头脑风暴中分享经验,充分展现“小巷总理”的智慧和风采。评选出的“微信金点子”,蕴藏智慧和力量,将在未来发光发热,为社区管理作贡献。
通讯员 赵玉蓉 本报记者 江跃中
【专家点评】
市政协学习委员会常务副主任 柴俊勇
微信小平台,折射出的却是新形势下社区治理的大智慧。伴随新媒体发展的快节奏,甘泉路街道能够创新而为,利用微信平台交流工作、汇聚智慧、共享信息,腾出时间、拓展空间,使社区治理从“舌尖”“脚尖”拓展到“指尖”,探索出一条富有特色、更加便捷的社区治理的新路,很值得点赞。
基层工作事关群众衣食住行、老弱病残、安居乐业,“知百家心、暖百家情”是基层工作的主旋律。甘泉路街道微信讨论有两支队伍,一支队伍是街道的“7080”青年干部,这是未来社区治理的生力军,从微信讨论中看到了年轻人奋发有为、勇于担当的新风貌;另一支队伍是居民区党总支书记、主任,这是日理万机的“小巷总理”,从微信讨论中看到了居民区干部想办事、能办事、会办事的好作风。这两支队伍优势互补,开创出社区治理的新天地。
利用微信新媒体是落实市委一号课题,创新社区治理,加强基层建设非常好的尝试。微信小平台,在甘泉路街道,就似“一棵新芽”,如能在全市300多个街镇推广,那就能绘就“万紫千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