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城市业余联赛可以说是市民大联赛的“升级版”,它贯穿全年,自1月1日起至11月底结束,是以满足不同人群健身需求,吸引更多市民参与体育锻炼为目的,以项目为核心,构建适合普通市民参与的业余赛事层级体系。在这里,不同水平、不同年龄的市民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赛事活动,检验体育锻炼水平。
相比之前的市民运动会,城市业余联赛项目设置更加多元,它包含三大板块,分别为项目联赛、项目系列赛和品牌特色赛事活动。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等10个群众基础好、市场前景广、层级关联强、市民喜爱且参与度高的项目,有较好的办赛基础,将举行项目联赛;35个项目系列赛,除了一些传统的优秀项目,大部分都是近年来新兴、时尚的体育项目,如路跑、城市定向、飞镖等年轻人尤为喜爱、有很好市场前景的项目,有的今后可发展成为联赛。为了吸引在沪外籍人士参与,还增加了橄榄球、壁球、搏击项目;11个品牌特色赛事活动,既有针对特定人群的,如开发区运动会、在华企业健身大赛、亲子运动会;又有综合性的赛事活动,如科技体育嘉年华,就包括了空模、海模、车模等项目。还有智力运动会,包括五棋一牌、休闲棋牌等项目。
作为一种全新的全民健身赛事活动体系,城市业余联赛理清了改革思路,坚持推动政府、社会、市场“三轮驱动”运作机制,梳理完善市、区两级体育行政部门的职责,完善全民健身赛事体系,发挥引领作用。明确了目标定位,以联赛为根本,吸引更多的体育健身爱好者参与;以项目为基础,着力提高市民的体育专项水平,为其搭建业余技能提升的通道;以赛事为杠杆,建立层级分明、方便市民参与的赛事体系,引导社会和市场更加积极地投入;以竞赛为平台,引导更多“草根体育俱乐部”参与赛事,助推民间体育组织的规范发展。
与以往的全民健身赛事活动比较,城市业余联赛更注重“联”字,意在体现赛事架构的关联性。从纵向联来说,设置层层衔接的纵向比赛体系,实现项目赛事的有机联动,有条件的可实行主客场、循环制或者升降级制,形成围绕该项目展开的有机“联”合体;从横向联来说,可按照开展项目普及的俱乐部之间,或者开展该项目的场馆之间的横向联合,进行赛事合作、实施联赛,促进横向的交流与提高。
今年,上海市体育局对联赛的扶持力度更大。比如对联赛项目,将增加扶持资金;对系列赛项目,将进一步扩大扶持范围。在赛事落地服务、裁判及相关技术,宣传推广,与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合作等方面牵线搭桥。更加开放的办赛模式,意在让联赛更加灵活多样,搭建各类企业树立形象、培育客户、拓展市场的良好平台。更重要的是更加贴近体育爱好者的需求,让上海城市业余联赛成为广大市民享受欢乐的体育嘉年华。
本报记者 关尹
相|关|链|接
时间>>>
2017年1月1日—11月底
目标>>>
1.吸引爱好者人群参与:包括青少年、在职人群、老年人以及在沪外籍人士;
2.赛事体系层级分明:项目多样化,赛事成体系、分层级;
3.检验体育锻炼水平:提高市民体育专项化水平;
4.促进民间组织发展:引导“草根”体育俱乐部参与赛事。
特点>>>
纵向:建立层层衔接的纵向比赛体系,实现项目赛事的有机联动;
横向:实现项目俱乐部之间的横向联合,专业场馆之间的赛事合作,促进俱乐部、场馆的交流与提高。
项|目|设|置
1.项目联赛(10个)>>>
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围棋、轮滑、排舞、击剑、跆拳道
2.项目系列赛(35个)>>>
路跑、城市定向、铁人三项、自行车、健身瑜伽、游泳、帆船、极限运动、电子竞技、射箭、滑冰、健身健美、剑道、板球、台球、攀岩、橄榄球、壁球、龙舟、舞龙舞狮、花样跳绳、汽车、高尔夫球、风筝、门球、钓鱼、健身操舞、飞镖、网球、木兰拳、练功十八法、体育舞蹈、皮划艇、搏击、健身气功
3.品牌特色赛事活动(11个)>>>
上海科技体育嘉年华、上海智力运动会、中国上海国际大众体育节、世界著名在华企业健身大赛、上海军民系列赛、上海市民武术节、上海市民足球节、上海市民篮球节、五星运动汇、上海开发区运动会、社区亲子运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