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德国杰出音乐家、世界音乐史上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被称为“乐圣”和“交响乐之王”的贝多芬逝世190周年。我有幸请我国著名雕塑家和音乐家唐锐鹤教授设计并亲手镌刻了一把乐圣纪念壶。此壶高7cm,宽13cm ,壶型为柱础。壶体由青年壶艺师孙宏地精心制作,泥料为宜兴的降坡泥。
唐教授在壶体正面精心创作并绘刻了贝多芬的头像。头像上,贝多芬目光坚毅,卷发冲冠,嘴唇紧闭,手持一只老式助听器,正在创作其最著名的交响曲—c小调第五交响曲《命运》。此像刻画栩栩如生,形神兼备。头像下方刻画的一组五线谱,正好是第五交响曲第一乐章开头出现的强有力的富有动力性的四个音。贝多芬在总谱此处写下一句动人心魄的警语:“命运在敲门”。壶体的另一边则刻着中国《易经》中的经典之词“天行健”,同时,在其下方一行漂亮的花体英文“Heaven moving vigorously, man striving ceaselessly.”(意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与之相互映照。此正应着命运多舛而不屈服于宿命的贝多芬那自强不息的可贵精神。落款分别为“唐”和“Ruihe”。此壶中西合璧,文化信息和内涵颇丰,是一把题材独特的纪念壶。
贝多芬(1770年12月—1827年3月)是个音乐天才。凭着对生活的狂热之爱和对艺术的执着追求,他以极其丰富的表现手法和形式充分展现内心的丰富思想和炙热情感,并表达出属于全人类的坚强意志和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与追求。他承前启后,不仅是古典主义风格的集大成者,同时又是浪漫主义风格的开创者。他创作的9首交响曲对世界音乐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和价值。其中c小调第五交响曲《命运》更是脍炙人口,成就非凡,是他留给全世界宝贵的精神财富。
《命运》是一首英雄意志战胜宿命论、光明战胜黑暗的壮丽凯歌。贝多芬开始构思并动笔创作c小调第五交响曲是在1804年,完成于1808年。其间他的耳疾不断恶化,听觉日渐衰弱,已完全失去了治愈的希望。但他不屈服于命运的挑战,战胜了失聪病痛的折磨和心理情感的绝望,创作出了这部被恩格斯盛赞最杰出的音乐作品。
奥地利诗人格利尔·巴采在贝多芬的墓碑上题词:“当你站在他的灵柩跟前的时候,笼罩着你的并不是志颓气丧,而是一种崇高的感情;我们只有对他这样一个人才可以说:他完成了伟大的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