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试场的网速要比4G快得多,因为网联汽车对通信延时的要求是10毫秒,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汽车与红绿灯、汽车与信号标志、汽车与汽车之间的‘沟通’”,工程师李霖告诉记者。国家智能网联汽车测试中心支持DSRC和LTE-V等V2X通讯技术,能提供远超过4G的网络支持,“目前这在全世界,上海这个测试中心是最先进的。”
坐上一辆国产自动驾驶测试车,车辆平稳起步,此时,驾驶座上的工程师,双手和双脚没做任何操作。方向盘自主转动调整着方向,摄像头和雷达组合360度无死角扫描前方道路,不断给汽车提出驾驶指令,“自动驾驶时,汽车的观测范围比人眼要大得多,可以说是无死角。”
封闭测试区可用于测试的道路总长3.6公里,有普通道路、隧道、加油站、地下停车场等约30种模拟交通场景。与普通道路相比,测试区内遍布信息设备,这为车与车之间、车与道路设施之间、车与人之间提供了“对话”的渠道,智能网联汽车可以根据接收到的实时信息作出及时合理的反应。
自动识别车道、自动识别红绿灯、自动转弯,这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自动驾驶汽车昨天首次对媒体公开测试,表现令人惊叹。
SAE(美国机动车工程师学会)为自动驾驶制定了五级标准,国产自动驾驶汽车属于第四级(有条件自动驾驶)。辅助驾驶技术,目前最被关注的是主动刹车功能。在测试中,只见车辆缓缓前行,右前方车辆前面突然窜出一个行人,“这就是司机最害怕的‘鬼探头’”,汽车在15到20米的制动距离前就发出警报并且自主减速,20米的距离,车速从每小时40公里减到零,虽然最后用于测试的假人仍被车撞倒,但撞击程度已经减到最低。
本报记者 程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