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海市卫生与健康大会召开,并发布《“健康上海2030”规划纲要》(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规划纲要”),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市委书记韩正强调,要学深悟透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从全局和战略上把握卫生与健康事业发展,聚焦重点做好“治未病,抓医改,补短板”工作,扎实有力推进健康上海建设。
2万多字的“规划纲要”给健康上海画了一张未来蓝图,向生活要健康,让市民分享“深化医改”的红利,这是申城的情怀。“规划纲要”提出:为市民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保障。说易行难,但上海却早就下定了决心。犹记得去年11月间,第九届全球健康促进大会在上海召开,上海发布《上海宣言》《健康城市上海共识》。其间,市医改办负责人透露的诸多信息,20多个部门联合行动,显示着健康城市建设已是将“健康融入万策”。另外,从2003年首倡健康城市建设“三年规划”,这些年来上海已经结结实实地踏出了5个脚印。
此次“规划纲要”亮相,其“亮点”引起民众广泛议论。“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呵护承诺令人如沐春风。“规划纲要”共有22个主要指标,比国家指标还多了9个,一系列新增指标,充分体现了上海市委、市政府在更广泛领域、更高水平和更早期健康干预上提升上海市民健康水平的考虑。这个家当得群众满意、贴心。
上海可以说是站在国内医药科技的前沿,尤其在互联网环境下,通过“科技+制度”,搞多行业融合和创新,或可诞生许多未知可能。普及健康生活、优化健康服务、完善健康保障、建设健康环境、发展健康产业,五位一体,多方互通,令人期待。一项项工作通过制度和立法等如期开展,申城正在推广的“1+1+1”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医生签约制,已见成效;不久前,上海顺利修订公共场所控烟条例,作为特大型城市的控烟典范,城市控烟效果得到世卫组织的高度评价;老年人、以及妇幼医疗的重视,让“全周期”变得触手可及。医疗商业保险虽才起步,但申城将支持、鼓励商业保险机构开发更多医疗、健康保险产品,同时研究制订医保个人账户资金资源购买商业医疗保险办法,前景可期……
打造健康之城,就是为了增强民众的福祉。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对建设健康中国的重大意义、指导思想、工作方针、目标任务都提出了具体指导,上海作为全国发展、创新的排头兵,在健康城市的建设上,每前进一步,就是给全国人民的健康指数提升积累经验,同时给申城民众添安乐,且行且试,明天的申城一定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