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5:评论/随笔
     
本版列表新闻
     
2017年03月22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民随笔
梦花街的后续新闻
邵 宁
  邵 宁

  前天是《上海市食品安全条例》实施的第一天,本市各区开展了执法行动。有一条新闻颇为引人注目:在黄浦区梦花街,执法人员对两处隐藏在居民区里的无证无照的餐饮店进行了集中取缔行动。这次整治效率奇高,市场监管部门不仅取缔了小店,城管还当场拆除违法建筑,房屋管理部门还派了工人砌好了围墙,恢复了房屋原貌,使其不能再破墙开店。

  记得梦花街两年前就有过新闻,当时梦花街馄饨店因为上电视而出名,后因无证经营而被有关部门责令关门。尽管关门的要求没错,但馄饨店的遭遇还是引发了许多市民的同情,因为当时就有记者发现,就在同样一条梦花街上,还有三四家饭店、小吃店,店堂里均没有张贴或悬挂营业执照和卫生许可证,却毫发无损。那时,我曾写过一篇题为《梦花街悲喜剧》的文章,提出依法行政如何保证公平公正的问题。

  这几家店也开了多年,即便在“史上最严”食品安全条例出台前,无证无照经营也是不允许的,加上又有违法建筑、油烟扰民,可谓多重违法,但有关部门却没有什么作为。执法人员解释说,他们也曾多次去告知、处罚,但店主和他们打游击,看到执法人员来了,就把卷帘门拉上。

  其实,这些弄堂小店的长期存在,还是和执法部门“怕麻烦、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有关。且看,这回店主的小伎俩在严格执法面前毫无用处,而且是强制执法,房屋也被恢复原状。周边居民和广大市民、网友纷纷叫好。

  希望梦花街的整治成为上海的样板。一方面,已取缔的小店不再回潮;另一方面,上海更多的小马路、居民区里的无证无照餐饮店、小吃店,也能这样依法管理,该取缔的取缔,该搬场的搬场。

  如今,在各方关心下,梦花街馄饨店已迁入正规店面,办好了证照,生意比以前更火爆。这也证明了一个最简单的道理,一切行为、活动都要依法依规。做生意,就得有正规场地,就得办证、交税,那些钻空子、打擦边球的,甚至耍无赖、暴力抗法的,不应有生存空间。只有形成这样的氛围,一个公平公正的法治社会才会慢慢建成。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上海新闻/新民邻声·热线
   第A10版:新民邻声·话题/综合新闻
   第A11版:生态上海
   第A12版:财经新闻
   第A13版:社会新闻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广告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国际新闻
   第A18版:文体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20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1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2版:新民健康
   第A23版:新民健康/医技
   第A24版:互动/新民健康
   第A25版:夜光杯
   第A26版:夜光杯
   第A27版:阅读/连载
   第A28版:蓝天下的至爱
   第B01版:新民教育
   第B02版:校园内外·广告/新民教育
   第B03版:新民教育/中职风采
   第B04版:中职风采/新民教育
   第B05版:汽车周刊
   第B06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第B07版:汽车周刊/车界车市
   第B08版:广告
全方位全周期,“将健康融入万策”
梦花街的后续新闻
莫让基因测序沦为“算命神器”
过程时代
性教育
“记打不记吃”,教训要大过习惯
新民晚报评论/随笔A05梦花街的后续新闻 2017-03-22 2 2017年03月22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