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3:文体汇
     
本版列表新闻
市群艺馆今年将尝试线上开课——~~~
市群艺馆今年将尝试线上开课——~~~
市群艺馆今年将尝试线上开课——~~~
市群艺馆今年将尝试线上开课——~~~
市群艺馆今年将尝试线上开课——~~~
市群艺馆今年将尝试线上开课——~~~
     
2017年03月26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市群艺馆今年将尝试线上开课——
开“艺课e堂”聚拢年轻人
肖茜颖
■ 棕编艺术引起了市民的兴趣
■ 脸谱画吸引市民驻足
■ 拼布手作吸引了众多市民
■ 市民书法展吸引市民观展
■ 市民在做“古风首饰” 本报记者 胡晓芒 摄
  昨日,市民文化节全城盛大开幕。市群艺馆透露今年将尝试线上开课,“艺课e堂”上海市民网络艺术教育平台正在筹备中。市群艺馆副馆长吴榕美表示,网络课程的群众覆盖更广、便捷度更高,“通过网络模式也将吸引更多年轻人的目光,进而参与线下活动”。

  用新方式讲古文化

  昨日,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讲诗团”在市群艺馆揭牌,10位古诗词方面的专家学者、大中学教师成首批“市民导师”。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周圣伟,语文特级教师、复旦五浦汇实验学校校长黄玉峰,上海师范大学教授曹旭等导师现场分享首场讲座,不少市民直呼一个半小时的活动意犹未尽。不过市群艺馆已有解决之道,4月起,10名专家将在文化上海、上海文化云和上海市民文化节等公众微信号上推出“每日诗品”,每人精选三首诗词推荐给市民。“艺课e堂”项目负责人徐主任介绍,“每日诗品”将被纳入“艺课e堂”。昨日,市民文化节在文化上海云推出传嘉e课堂——一档旨在传承传统文化与艺术的艺文普及脱口秀栏目,将成为“艺课e堂”的一部分。

  此外,微信公众号“艺课e堂”已尝试发布网络课程。茶艺、四大名著里的元宵节、奉贤非遗滚灯等话题都被制作成五六分钟的视频,娓娓道来的故事令人兴致盎然。“未来的网络课多采取这样的形式,视频须简短、好看,即便传统文化也能用新潮的方式来推广。”徐主任称。

  在微信公号上开课

  据悉,“艺课e堂”将以艺术、人文系列课程为主,立足传统优秀文化,结合文化热点、各艺术门类特点,设置适应不同年龄、不同程度需要的阶梯式课程体系。该平台初期拟设立音乐、舞蹈、戏剧、戏曲、美术等11大类。目前计划通过录播、直播等形式在微信公号上开课,后期可能扩大数字化。

  线上教育的加盟将让市群艺馆的品牌项目市民艺术大课堂再升级。自2007年起诞生的艺术大课堂不断在社区、商圈等地用讲演、讲座、培训以及互动体验等方式普及文化艺术。“我们还想让公共文化服务惠及更多人,借力网络平台也将事半功倍。”徐主任发现,周一到周五全市铺开的线下课程能满足老年群体,周六周日的活动多获亲子家庭的青睐,而即将正式上线的“艺课e堂”或能照顾到忙于工作的青年人的文化艺术需求。

  不过,市群艺馆仍将夯实线下课堂的品质。吴榕美称:“网络课堂或能吸引不少年轻人,但是艺术教育最终需要面对面,线上线下课程得协同作战,市民文化节必须为百姓搭建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平台。”          本报记者 肖茜颖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上海新闻
   第A05版:读者之声
   第A06版:新视界
   第A07版:新视界
   第A08版:街拍/新民印象
   第A09版:街拍/新民印象
   第A10版:广告
   第A11版:国际新闻
   第A12版:广告
   第A13版:文体汇
   第A14版:聚焦/文体汇
   第A15版:文体汇/人物
   第A16版:聚焦/文体汇
   第B01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B02版:读书/星期天夜光杯
   第B03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4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B05版:星期天夜光杯/阅读·连载
   第B06版:记忆/星期天夜光杯
   第B07版:星期天夜光杯/新智
   第B08版:译文/星期天夜光杯
   第B09版:星期天夜光杯/市井故事
   第B10版:百姓纪事/星期天夜光杯
   第B11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珍档
   第B12版:亲子阅读/星期天夜光杯
   第C01版:金色池塘
   第C02版:晚晴风景/金色池塘
   第C03版:金色池塘/长命百岁
   第C04版:银发社区/金色池塘
扫一扫添加新民体育、新民演艺微信公众账号
打了20个赛季 37岁刘炜还在打拼
开“艺课e堂”聚拢年轻人
白领塑形 戏迷唱曲
嘉定菊园老茶坊“满座了”
梅陇摆“国乐雅韵”盛宴
新民晚报文体汇A13开“艺课e堂”聚拢年轻人 2017-03-26 2 2017年03月26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