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韵律操
“踮脚、扭身、云手、转头,眼随手动,一气呵成。好!”昨日一大早,淮海社区文化中心的多功能厅里便挤满了来做操的白领,不是瑜伽操、不是健美操、而是最新火爆沪上的“戏曲韵律操”。
作为淮海街道一整日戏曲主题系列活动的“开锣”,“跟我来韵动”戏曲韵律操互动show吸引了众多白领,受场地限制最终选择60名“领操人”率先体验,并特邀韵律操主创之一,上海戏剧学院附属戏曲学校的李燕、倪萌做示范,展示“如何让动作与气息相结合”。虽然还没轮到上台,坐在位子上也在练云手的余小姐告诉记者:“关注这套操蛮久了,觉得特别适合塑形。一套跳下来也会微微出汗,很适合我。”
粉墨登场
“雅韵仙曲”——《戚雅仙越剧唱腔精选》赏析传唱会掀起昨日“文化日”活动的高潮,毕派大弟子杨文蔚、非遗越剧项目毕派代表性传承人丁小蛙及戚派创始人戚雅仙之女傅幸文悉数到场,为《戚雅仙越剧唱腔精选》签售(见上图)。当日,票友戏迷齐聚一堂,台上你方唱罢我登场,台下你鼓掌来我喝彩,好不热闹。近200名越剧爱好者慕名前来,其中不少是清早赶高铁自宁波、无锡、常州等地赶来,最远自江西来。
刘桂萍,她早在18岁插队落户时,就在大队长的收音机里听过戚派唱段。当时小姑娘天真地问:“是什么戏这么好听?”队长说:“戚雅仙!(浙江口音似‘七夜戏’)”“七夜戏?什么戏这么了不得要唱七天七夜?”这个笑话至今在当地流传。这些年,刘桂萍没有放弃听戏,始终跟着磁带哼哼,倒也能唱两段。听说有了正规学习戚派机会,便兴冲冲地来找傅幸文,如今在老师的“小灶”培养下,也很有几分样子了。 本报记者 朱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