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0:百姓纪事/星期天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7年03月26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墓前忆旧
张立俊
插图 田红
  ◆ 张立俊

  墓前认出王二叔

  台中市大度山花园墓园是台湾著名的陵园,长眠于此的故人成千数百,我的父母便是其中之一。这里的墓除面积较大以外,墓碑上还刻有故人的姓名、照片和籍贯。10多年前,我第一次去台湾,在家住台湾妹妹陪同下,为父母祭拜后,妹妹带我在园内兜上一兜。从墓碑上的“籍贯”来看,在这里安息的人,不少都来自大陆;当我们走到一个造型简单灰白色的墓前,妹妹停下脚步,指着眼前的墓,问我:“哥,你认识这人吗?”我抬头一看,安葬在这里的人名叫王二冲,籍贯山东某县。起初,我一愣,一时想不起这人到底是谁;看照片,既熟悉又陌生。我摇了摇头,表示不知。妹说:“哥,你再想想看吧。”我的脑子不停转动:过了片刻,终于想了起来!这不就是以前在上海那个老邻居王二叔吗?尽管数十年过去了,一旦打开记忆的大门,往事清晰地定格在我的脑海中。

  1948年,我家住在上海老城厢一座普通的民宅,隔壁就是王二叔的家。王二叔是山东大汉,长得人高马大。他和妻子李翠云是对新婚夫妇,家里很穷,依靠做些小买卖糊口,虽然收入不多,生活也较清贫,但小两口恩恩爱爱,苦中有乐。不久,王二叔的妻子怀孕了,夫妻俩高兴极了,成天乐呵呵的;特别是王二叔,逢人就高兴地说:“我有儿子啦,我有儿子啦!”仿佛儿子已经抱在他的怀里。夫妻俩满怀喜悦等候儿子早日降临。

  谁知正在他们欢天喜地时,一件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那是一个深夜,我们全家早已进入了梦乡,忽然被一阵骚动声惊醒。父母连忙披上衣服,走出门外看个究竟,我也出于好奇,跟着大人后面凑热闹,母亲见我,忙伸手把我赶进屋,说:“去去去,没你们小孩的事,快回去睡觉。”

  王二叔托人送衣

  不多时,父母从外面回来,从他们谈话中,我才知道王二叔被陌生人强行抓走了。王二婶哭得死去活来,她不知道丈夫是被谁抓走的,更不知王二叔为什么会被抓、抓到哪里去?

  王二叔抓走后两个月,王二婶就生了个大胖儿子,起名王小冬。虽然小冬长得活泼可爱,但因母子俩无依无靠,没吃没喝,孩子常常饿得哇哇叫,人瘦成个皮包骨头。看小冬那样儿,王二婶心如刀绞,成天以泪洗面,盼望着丈夫早日回来。盼星星盼月亮,也没把王二叔盼回家。上海实在过不下去了,无奈,母子俩不得不回山东老家。从此王二婶母子俩毫无信息。怎么也没想到,王二叔却到了台湾,这无疑是被抓壮丁了。

  妹妹告诉我,王二叔被抓后,在军队当了名小兵,随后来到了台湾,退役后,到台中谋生,正巧碰到了我父亲,就在我家附近租了间小屋,独自居住。好在退役时拿到一笔钱,再靠自己打点零工赚些钱,生活不成问题。就是老想家,特别牵挂王二婶母子俩。眼看一天天回不了大陆,见不到自己的亲人,王二叔再也忍受不了离别之苦的煎熬,不久卧床不起,病情越来越严重,求医无果。那天我父母去看他,王二叔从箱子里拿出套童装,用擅抖的双手捧着,递给我父母,说:“大哥,大嫂,看来我这回不行了。这套为我儿子买的衣服已经好多年了,本想带回大陆给他穿的;现在只能拜托你们,有朝一日你们能把这套小衣服交给翠云。尽管现在孩子长大了肯定穿不上,但让他们母子俩看到,我的心里一直在想他们。”

  我爸揺了揺手,说:“二冲子,你别胡说八道,大哥相信你的病会好的,到时你亲自把这套小衣服交给翠云。”

  王二叔慢慢地晃了晃脑袋,悲伤地说:“大哥,大嫂,这是不可能的了。”没多日子,王二叔果然撒手人寰!临终前,王二叔还要求我父母答应他,死后仍要做我家邻居。

  去山东寻找王小冬

  从墓园回到我妹家,妹妹拿出那套童装,对我说:“这就是当年王二叔交给我们父母那套衣服。可惜我们的父母也早早去世了,眼下这衣服还保存在我这儿,哥是否能带回大陆,找下王二婶母子俩,帮王二叔圆了这个梦?”

  真是个棘手的事!这么多年了,我哪儿去找王二婶母子呀?但我又难以推托。这毕竟是有关两岸亲人的事。回到上海后,我决定按照以前王二婶常挂在嘴边的山东老家某地去一趟。

  山东某县面积大,人口多,又没详细地址,要想找人,岂不是等于大海里捞针?但我又不忍心就这么放弃。我先找到了当地公安机关,请他们帮忙,公安部门很重视,特地派了一名户籍警来帮我寻找。当时电脑尚未普及,要找人只靠户口存根。户籍警查阅多时,也没找到王小冬这个名字。他搔了搔头皮,觉得很无奈。我看出了他的心思,忙对户籍警说:“找不到就别找了吧,这么一大堆资料要找到哪天呀?”他向我笑了笑,说:“这是我们公安的责任,不过我们这里姓王的人实在太多,我建议你是否到附近小王庄去找找看,那里姓王人家挺多,也许能找到。”

  按照户籍警的指点, 我来到了小王庄。村长王大庆对村里的情况了如指掌,当我刚报出王小冬的名字,他忙说:“咱村只有两个王小冬,一个七十多岁,一个只有两岁,都不符合你要找人的情况。”按理王小冬今年是五十岁,绝对不是七十岁的老人和两岁的孩子。我听了有点丧气,村长看我那样,想了一想,说:“你千里迢迢从上海来到咱山东也不容易,离我们这里十多里路还有个王集镇,那是个大镇,姓王的人特别多,你是否到那里再找找。”说后,村长又在纸上画了个地图给我。天哪,十多里路,还要翻山越岭,能吃得消?想想自己已经来了,更何况,这是血浓于水的关系,再远再累我也得去!于是,我咬咬牙,提了提神,就向王集镇而去。

  王小冬找到了

  王集镇确实不小,少说也有千来户人家。这天正逢集,街道上人山人海, 挤挤攘攘,都是赶集来的。望着茫茫的人海,我不知从何着手。

  我的眼前有家杂货店,店里有个老人,看来已有七十来岁,我走上前去,彬彬有礼地向老人打听王小冬这个名字。老人说他不知道。也许因为我说的是上海口音浓重的“洋泾浜”普通话,周围的人都觉得有些稀奇,很多都围了过来,个个都竖起耳朵听。过了片刻,一个大汉挤进人群,单刀直入地问我:“你是找王小冬吗?”我说:“是呀,大哥,你认识王小冬吗?”他说:“认识是认识,但不知是不是你要找的王小冬。”我说:“大哥,你说说看,你认识的王小冬是什么样的?”那位大哥告诉我,王小冬今年五十岁, 他爸叫王二冲,小冬原来是出生于上海……我刚听到这里就来不及打断他的话:“他还有个妈,名叫李翠云是吗?”大汉说:“对对对,没错,可惜他妈前几年得病死了。”

  嗨,这还用再说吗?他肯定是我要找的王小冬。我忙叫大哥带我去找王小冬。大哥很热心,刚要带我走,他高高抬起头在人群中扫了一下,自言自语地说:“今天逢集,小冬也应该来呀!”两眼在人群中仔细一瞟,见到前面来个中年人,他连忙向他招手,大声喊道:“小冬,你家来亲戚啦,快来呀!”

  那个中年人来到我的面前,我只是略看一下,就知道,他肯定是我要找的王小冬,因为他的长像和讲话的动作,都与王二叔一模一样,简直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当我报出自己的名字,小冬就说,他妈在世时曾对他说过,以前在上海我们两家是好邻居。当我把王二叔带来的衣服交给王小冬时,他泪水止不住哗哗地往下掉。他一把拉着我的手,又把我紧楼怀中,激动地说:“哥,真想不到啊,真想不到啊!要是俺娘活到今天,她不知该多么高兴啊!可惜俺娘走了,俺爹也走了。”小冬说到这里,呜呜呜地哭了起来,说:“哥,下次俺一定同你一起去台湾向俺爹磕个大头,告诉他,俺小冬还在,子孙满堂,小日子还过得挺不错呢!”

  这天我和小冬同床,叽叽咕咕说了一夜话,也没睡着!

  第二天一早,小冬就拖着我去为他娘上坟,还指着我对她娘的墓说:“娘, 你看看,还认识吗?这是上海俺哥看你来啦!”

  第二天,小冬全家出动,把我送上了火车。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上海新闻
   第A05版:读者之声
   第A06版:新视界
   第A07版:新视界
   第A08版:街拍/新民印象
   第A09版:街拍/新民印象
   第A10版:广告
   第A11版:国际新闻
   第A12版:广告
   第A13版:文体汇
   第A14版:聚焦/文体汇
   第A15版:文体汇/人物
   第A16版:聚焦/文体汇
   第B01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B02版:读书/星期天夜光杯
   第B03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4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B05版:星期天夜光杯/阅读·连载
   第B06版:记忆/星期天夜光杯
   第B07版:星期天夜光杯/新智
   第B08版:译文/星期天夜光杯
   第B09版:星期天夜光杯/市井故事
   第B10版:百姓纪事/星期天夜光杯
   第B11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珍档
   第B12版:亲子阅读/星期天夜光杯
   第C01版:金色池塘
   第C02版:晚晴风景/金色池塘
   第C03版:金色池塘/长命百岁
   第C04版:银发社区/金色池塘
难忘“阿胜”
墓前忆旧
广告
新民晚报百姓纪事/星期天夜光杯B10墓前忆旧 2017-03-26 2 2017年03月26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