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5:读者之声
     
本版列表新闻
徐家汇公园慢行步道环境不尽如人意~~~
徐家汇公园慢行步道环境不尽如人意~~~
徐家汇公园慢行步道环境不尽如人意~~~
徐家汇公园慢行步道环境不尽如人意~~~
徐家汇公园慢行步道环境不尽如人意~~~
徐家汇公园慢行步道环境不尽如人意~~~
     
2017年03月26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徐家汇公园慢行步道环境不尽如人意
单车擦肩而过 小贩安营扎寨
陈 浩 刘天林
  家住徐汇区文定路的徐小姐有夜跑习惯,她知道在马路上夜跑有一定安全隐患,但又找不到合适地方,最近她得知徐家汇公园外围的慢行步道已经建成,不禁喜出望外,然而几天“试跑”下来,却有点扫兴。她致电本报新闻热线962555反映,徐家汇公园慢行步道也存在安全隐患,不能让人尽情尽兴地奔跑。近日,记者作了一次实地走访。

  沥青路平坦舒适

  建于2000年的徐家汇公园位于徐家汇商圈,周边是4条马路:宛平路、肇嘉浜路、天平路、衡山路。4条马路与公园接壤的人行道地面大都铺设成了“弹硌路”,虽然样式好看,但如果一些穿高跟鞋的女士走过这里,也常有鞋跟被卡、扭断的困扰。还有一些喜欢穿软底鞋的中老年人也说“弹硌路”走起来不舒服。从去年9月开始,徐汇区对此进行了改造,在1.2公里的徐家汇公园外环道路上铺上了蓝色的渗水沥青,从此变得平坦、舒适,很受市民的欢迎。

  自行车穿插其间

  日前晚上,记者走上徐家汇公园的慢行步道。此时已有不少市民开始锻炼了,不时有年轻人和老年人从记者身边跑过。记者进行“试跑”,刚跑五六分钟,身后就传来一阵铃声,一辆自行车要求让路。随后跑到宛平南路上一家中石化加油站附近时,迎面两辆自行车并排着驶来,逼得路人只好停下脚步让行。没走几步,身后又是一阵铃声,几名身背双肩包的年轻人快速骑过,丢下一句揶揄:“走在路当中,耳朵打八折啊!”

  记者在衡山路附近停下脚步,采访了几位夜跑者。一名宋老伯说:“这里的路修得太好了,老年人没有什么担心了。”另一位杨老伯接过话茬:“哪能会没有担心,那么多骑车人骑到这里,速度又特别快,你还是小心点。”记者在慢行步道上看到,不少骑车人还把共享单车停在这里,一圈跑下来,至少发现20多辆单车停在步道上。

  小摊贩找到商机

  记者在采访中还观察到,随着徐家汇公园慢行步道的开通和春天的到来,夜晚到这里跑步的市民纷至沓来,不断上升的人流也让不少摊贩闻风而来。

  肇嘉浜路天桥下,一个烘山芋摊位摆在天桥底下,两三个过路女青年正在边剥皮边吃。一辆卖铁板豆腐的手推车也来到这里,摊主张罗着生意。这样的场面和鸟语花香的公园、整洁现代的步道太不相称了。家住广元路的姚老伯不无忧虑地说:“好好的慢行步道,我们锻炼的条件好了,环境也好了,但是天天看到几个摊头摆在这里,真是大煞风景。”这些摊位瞄准了不少夜跑者,除了小吃,还卖饮料、矿泉水等。

  市民徐女士呼吁,夜跑的不断升温,让徐家汇公园的慢行步道已经成为夜跑爱好者的心仪之地。希望相关部门加强管理,把这里的良好环境长期保持下去。此外,应该严禁非机动车驶入步道,杜绝违法设摊,保持环境安全和整洁。

  本报记者 陈 浩 通讯员 刘天林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上海新闻
   第A05版:读者之声
   第A06版:新视界
   第A07版:新视界
   第A08版:街拍/新民印象
   第A09版:街拍/新民印象
   第A10版:广告
   第A11版:国际新闻
   第A12版:广告
   第A13版:文体汇
   第A14版:聚焦/文体汇
   第A15版:文体汇/人物
   第A16版:聚焦/文体汇
   第B01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B02版:读书/星期天夜光杯
   第B03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4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B05版:星期天夜光杯/阅读·连载
   第B06版:记忆/星期天夜光杯
   第B07版:星期天夜光杯/新智
   第B08版:译文/星期天夜光杯
   第B09版:星期天夜光杯/市井故事
   第B10版:百姓纪事/星期天夜光杯
   第B11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珍档
   第B12版:亲子阅读/星期天夜光杯
   第C01版:金色池塘
   第C02版:晚晴风景/金色池塘
   第C03版:金色池塘/长命百岁
   第C04版:银发社区/金色池塘
您的声音我来倾听
单车擦肩而过 小贩安营扎寨
盲道又被占了
租客将厨房改成了卫生间
划设禁停线 派专人巡查
共享单车遭“开膛剖肚”
新民晚报读者之声A05单车擦肩而过 小贩安营扎寨 2017-03-26 2 2017年03月26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