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看书,读到一个有趣的故事。
小飞21岁从某名牌大学金融系毕业。一时找不到工作,就回老家的证券公司当一名普通员工。一年后,小飞遇到了喜欢的姑娘小苏。小飞向小苏求婚,小苏问他房子有吗?他说,我工作才一年,积蓄不多。现在有两个选择,一是花这笔钱付首付,在当地买个小房子,二是拿这笔钱去投资,等有钱了再买套大的。
小苏说,我相信你,我选二。就这样,他们租了一套破房子结婚。十年后,小飞赚到了自己的第一个100万。若干年后,他的财产达到620亿美元,成为当时的世界首富。
是的,小飞其实就是巴菲特。小苏是他的妻子苏珊。
作者有一句点评很到位:对于不见房子不撒儿女的父母们来说,对于没有房子绝不裸婚的男女们来说,巴菲特不算股神,他的媳妇苏珊才是!因为她为巴菲特做了这辈子最重要的投资决策:投资自己,而不是投资一套房子。
一套房消灭一个梦想。在当下,这是一个残酷的现实。很多年轻人为买房背上沉重债务,他们不敢在最应冒险的年纪去冒险,只能按部就班地打工,省吃俭用地还贷,梦想被现实碾碎。这还不算残酷,比这更惨的,是有人“卖房创业十年,终于攒够首付”,这听上去极具调侃意味的话,在不少大城市真实地发生。
读到小飞的故事之时,正逢河北雄安新区成立的消息在中国掀起波澜。朋友圈众多段子中,有一个特别让人感慨:1979年,深圳特区成立,无数人失眠,想着如何大干一场;1992年,浦东新区成立,无数人失眠,想着如何下海创业;2017年,雄安新区成立,无数人失眠,想着怎么炒房……
千年大计,国之大事。设立雄安新区对于中国来说,是历史性的战略决策。它背负着探索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开发新模式,调整优化京津冀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培育创新驱动发展新引擎等使命。
在此寄语雄安,有一天,能让身处其间的年轻人在展望未来时,都有投资自己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