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多,意味着什么?除了市场确实有需求之外,背后投资市场的闲钱,太多了。
讲个过节时听到的笑话:某人跟投资界一位著名“大咖”喝茶,顺便向他请教当下对共享单车的看法。只见大咖沉思片刻,凝重地说:当下影响共享单车业务发展的瓶颈是——颜色快不够了……
资本一窝蜂涌入的共享单车新产业,其实到目前为止仍是个只赚吆喝不赚钱的项目,竞争一激烈,迎来盈利的日子更是遥遥无期。一座城市对共享单车的需求总归有上限,分久必合大势所趋。拼客户感受、拼管理、拼投放,还拼谁能烧钱到最后。“中国式竞争”让人诟病的一点是,对创意没有起码的尊重和保护。别人好不容易做出一个赚钱的新产业,马上发挥“拿来主义”精神,拷贝不走样。就像一直举的例子,如果一个犹太人开加油站发财了,其他犹太人会在旁边开出便利店、饭店等搭便车错位服务;而换成中国人,会在旁边再开一个加油站,然后打价格战。
资金永远有成本。钱多宽松的日子过惯了,难免放松警惕,以为一直可以这么过下去。然而,高“水位”的好日子总有结束的一天,由奢入俭难。
这一天的到来可能不远了。在美国已于3月加息,目前市场预期6月再次加息的概率达62.6%。在海通宏观周报中,姜超分析说,3月美联储如期加息,近期美国经济也支撑货币政策趋紧,美联储在考虑缩表可能性,因此国内货币政策也会跟随全球货币周期,很难再宽松。国内目前政策的主要目标是金融去杠杆和防范资产价格泡沫。3月下旬央行行长周小川在博鳌亚洲论坛发表讲话称,在全球实施多年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之后,本轮宽松政策周期可能已经接近尾声。货币政策制定当局已经开始紧缩,但这仍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过在听者看来,告诉人们不要太依赖于货币政策,这个信号开始发出了。
幸好,货币政策的转向不是一蹴而就的。如何离开货币政策宽松的周期,除了政府要考虑,每位投资者也要认真应对。资金高“水位”,一是源于宽松,二是源于“内循环”,总会慢慢降下来。钱多的时候,投起来爽快,“水位”一降低,能力不济的项目迟早被淘汰出局。流动性盛宴结束时,留到最后的,负责埋单。
首席记者 谈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