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想自在,说来容易,做起来却很难。生活好像总是不能如想象般的如意。一个人要自在,必须首先学会舍得。许多人想得多的是得,少想的却是舍。道理人人知,做起来却人人不知,很是矛盾,艺术也是这样的。
一日和老友杨在兴先生叙谈。杨在兴先生说,他崇拜的大画家中要数现代的来楚生和古代的八大山人,看他们的画能懂得艺术中的舍字,他们的绘画,没有废笔,笔笔精到,多余的东西在画面上都舍去了,给人们留下的却是无限的想象。其做人也是如此,实在是我们后人学习的榜样。我笑着对杨在兴说,我俩相识也有二十多年了,在这这些年里,你的画从本质上看也没有什么大的变化,我还留有你二十年前送我的画作。没有想到杨在兴却说出了他的一番心里话。五十年前,他随当时名画家陈莲涛先生学习绘画,非常认真,一丝不苟的画着先生的画。后去当兵,在军营里,他的画作也非常受欢迎,久而久之就在先生的绘画样式里走不出来了。记得很清楚,那是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后,新的绘画思潮兴起,旧的画册,画论的书刊,又有重刊,杨在兴的思想也起了变化,他向老师陈莲涛先生请教,陈莲涛先生就和他说,你的画太像老师,肯定不好,如要成为一个真正的画家,必须要有自己的东西,齐白石老先生对学生说过这一句话“学我者生,似我者死”。要放开自己的思想去画自己喜好的东西,我教你的是笔墨,要师法自然,外师造化,从大自然中吸收绘画营养。他遵循老师的教诲,由此自己在绘画这方面不断进取,画出了些自己的风格,看到他的画,就会认出,这是杨在兴的画。
杨在兴已到古稀之年,却十分好酒,酒量很大,我总是说他见到酒两眼发光,他十分好白酒,七八两酒下肚,很是精神,不见醉态,我总喜欢问他酒后干什么,他说回家画画,有时能画出非常好的画。我说你自鸣得意去吧,他说真的,酒后胆大,作画也是如此,他深深知道自己绘画艺术上,很是拘谨,不够大胆、放松。而在生活上却十分放松,自在,这就是人的两面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