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于艺-萧平书画展”上个月在刘海粟美术馆举行。本次展览,展出萧平先生小品画六十六件,精彩纷呈,学养深郁。
萧平,别署平之、戈父,集书画、鉴赏、史论、收藏于一身,均有建树,堪称当今艺坛之大家。曾供职于南京博物馆近二十载,鉴识字画无数;后游历于世界各地三十余年,博览名作万千。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其游于艺,精于道,纵贯古今,融会中西,自成面貌,独树一帜。
古人曰:“善鉴者不写,善写者不鉴”。然萧氏反其道而行之,力拓鉴赏与创作并重治学之路,其坚信“建筑一个广阔、深厚的基础,才有塑造成功大厦的可能。”沐人文滋养,承传统画道,“真迹鉴千卷,英光罗一胸”。萧氏山水融“宋骨”、“元韵”及明末诸家之变,合王蒙之“苍”与石涛之“润”为一体,以诗为魂,以景写情;花鸟传承明“青藤白阳”以来大写意及清李复堂水墨并用之法,豪放纵肆,酣畅淋漓,尤以“出淤泥而不染”之荷花更为凸显;人物多受梁楷、张风及明清绣像之影响,工写兼得,神形兼备,画风清新俊秀,率意疏宕;书法诸体皆擅,用笔遒劲,气骨高标。其艺术可谓“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抒发人文情怀,写意笔墨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