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3: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7年04月29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两个春虹
张林凤
  张林凤

  她叫薛春虹,她名陈春虹,她俩戏谑自己与虹口有缘,名字中都有“虹”,我常赞曰她俩是“虹之女人花”。两春虹,有大女人做大事的气度,亦有小女人耍小性子的娇媚。

  薛春虹,虹口区社区工作者;陈春虹,经营着一家节能环保科技公司。之前,她俩都曾是初中英语教师。当年,两人同样为了“心中的那抹彩虹”,舍弃了钟爱的英语教师岗位。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二十多年前,揣着美好憧憬的薛春虹来到上海,住在窄小逼仄的住房里,丈夫则下岗无经济来源,生活的窘境似成跨不过的坎。陈春虹,十多年前,提着简单行囊,只身闯荡上海。她向人们推荐环保马桶,遭遇的却都是冷眼、质疑和不信任,产品积压连房租都付不出。

  重压之下必有“勇妇”。薛春虹借来学费,废寝忘食复习了三个月,以优异成绩考入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系成人班。为维持家庭生活必须,她跟同乡学会做米饼,大清早支起笨重的炉灶摆摊卖米饼。此刻的她,背上还伏着幼小熟睡的女儿。胸怀“为民利他”大境界的陈春虹,将自家住房抵押,继续她的节水马桶事业。

  彩虹总在风雨后。薛春虹毕业后,做起了英语家教。严冬酷暑,她全年无休,经她辅导的不少学生,英语成绩进步快。遇到叛逆的孩子,教学之外,她还揽下疏导心理的事。筚路蓝缕,玉汝于成,如今,薛春虹的女儿已大学毕业,丈夫也有份不错的工作,其乐融融。此时的薛春虹,人到中年又从事起了社工工作。

  谁持彩练当空舞?从营销灰姑娘蜕变为“马桶女王”的陈春虹,历经多年打拼,2011年在法国荣获了中国人从未涉足过的“卡地亚灵思涌动女性创业家奖”亚太区冠军,这年,她还受时任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邀请,参加第四次“联合国最不发达国家”会议,并与潘基文共进午餐。然而,现实生活中的陈春虹不显山露水,身体力行节能环保。至今没买车,总是喝尽杯里的水,打包带回聚餐多余的菜肴。

  心中有梅满眼春,尽管春寒料峭,窗外,那卓尔不群的梅花却傲然绽放。既然赞曰春虹“虹之女人花”,不妨用梅花形容她俩:君不见,墙角数支梅,凌寒独自开;君不见,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两春虹,犹如春天美丽的彩虹,在海纳百川的上海,活出了女人的滋润和精彩。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上海新闻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郊野大地
   第A07版:文体汇
   第A08版:动态/文体汇
   第A09版:文体汇/影视
   第A10版:聚焦/文体汇
   第A11版:文体汇/话题
   第A12版:夜光杯
   第A13版:夜光杯
   第A14版:阅读/连载
   第A15版:广告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金融城
   第A18版:封面人物/金融城
   第A19版:金融城/中国商学院
   第A20版:股市大势/金融城
   第A21版:福彩专版
   第A22版:理念分享/金融城
   第A23版:金融城/基金纵横/金市汇市
   第A24版:家装专版
   第A25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A26版:人物/国家艺术杂志
   第A27版:国家艺术杂志/聚焦
   第A28版:趋势/国家艺术杂志
   第A29版:国家艺术杂志/前沿
   第A30版:好物/国家艺术杂志
   第A31版:国家艺术杂志/艺术评论
   第A32版:文化时评/国家艺术杂志
我中了“花儿”的蛊
懂吃亏,才会是赢家
扫一扫,关注“夜光杯”
两个春虹
两种优秀
外滩即景(速写)
一箪食,一瓢饮,足以慰风尘
吃在童年
新民晚报夜光杯A13两个春虹 2017-04-29 2 2017年04月29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