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善有家餐厅,面积不大,也就能容纳几十人,餐厅掩映于婆娑的树影中,植物的层叠使得餐厅的自然光线富有层次。这里的菜品不仅色香味形俱全,店家还精心地为每道菜挑选了古诗词,从意境上对菜品做了更好的诠释。
冷菜中的“玫瑰核桃酥”以薄薄的一片法式核桃酥脆打底,将胡萝卜、水果等切成小丁,用色拉酱将它们与三文鱼混合在一起,每一小块酥脆上以一片当天采摘的新鲜玫瑰花瓣作衬托。想象一下,当你把这一小份美食轻轻放入口中时,既能品尝到甜中带点微酸的主基调口感,还有水果的清爽和三文鱼的顺滑,再配上核桃酥的香脆,层次很丰富。作为衬托的玫瑰花瓣是最后入口的,那似乎还带着晨露气息的花瓣为刚才的一小口美味作了个暗香浮动的收尾,齿颊留香。为它配的词是晏殊的《破阵子》:“海上蟠桃易熟,人间好月长圆。”玲珑的外观加上层叠的丰富口感怎不让人感叹世间的美好。
“花开格格”是在几个油炸的空心面卷中分别放入切得很细碎的甘蓝、白萝卜、胡萝卜、青瓜,再将这些蔬菜粒夹杂一两片薄荷叶撒在面卷的四周,白色瓷盘的一角放一朵鸢尾花作装饰。从上往下俯视,感觉是五彩斑斓的足印,难怪配诗是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口味上面卷的香脆和蔬菜的清爽叠加,视觉上又有很多饱满的色泽,让人沉醉到了无边的春色里。
还有道很符合这个时节的菜,“春意盎然”,它是在空心的百叶卷当中放入翠绿的生菜叶,然后在每个卷上缀上一小勺鱼子酱,配的是姜夔的词《八归》:“芳莲坠粉,疏桐吹绿,庭院暗雨乍歇。”轻送入口唇,鱼子酱的鲜香汁水包裹起百叶卷的筋道和生菜的脆爽,似一场润物无声的春雨洒落浸润万千味蕾,激发起盎然的食欲。“野菜鱼米羹”用新鲜的鱼丸和野菜烧煮,简单清爽,有股自然的鲜香,配词是苏轼的《临江仙》:“幽花香涧谷,寒藻舞沦漪。”把这道菜的清幽之气提炼了出来。“纹丝白玉羹”则是将豆腐切成细长条,辅以少许火腿丝、香菇丝、红辣椒丝和葱花,配词是叶梦得的《虞美人》:“晚来庭院半残红,惟有游丝千丈袅晴空。”是不是很有想象的空间呢?另一道“石磨豆腐羹”则是回归古朴之道,将黄豆浸泡研磨制成豆腐羹后缀以少许瑶柱颗粒和香葱,所以它和纹丝白玉羹纯白的底色不同,它的色泽是泛着淡淡的乳黄色的,配词是苏轼的《三部乐》:“美人如月,乍见掩暮云,更增妍绝。”原词本是以寂寥清静的环境来衬托朝云的美丽,作为这道“石磨豆腐羹”的配词虽是取了纯字面的意思,倒也有素淡之美,与食材十分契合。
有些配词能和菜品做到神韵相通,足以引人遐想。比如“金汤牛蛙”的配词是辛弃疾的《西江月》:“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家烧东海黄鱼”配苏轼的《南歌子》:“紫陌寻春去,红尘拂面来”;“煎饺”的配词居然是周邦彦的《解语花》:“衣裳淡雅,看楚女纤腰一把。”这让人怎忍心下口呢?
富有诗情画意的餐食常常让人怡然心会。不得不感叹,人生的旅途中,有时一箪食、一瓢饮便足以慰风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