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本轮A股大盘的大幅调整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从内部因素观察,四月中旬资金面趋紧,加之监管层持续加大一线监管力度,剑指场内游资,效果可谓立竿见影,题材股、次新股应声大跌。场外资金层面,银监会连发七文,专项落实“金融防风险”意见,重点指向影子银行、委外理财、同业拆借等“表外小金库”。从A股20多年运行的历史看,每一次监管层严查资金来源,A股往往都会伴随着连续走低,这次也没有例外。尤其是随着部分银行股、券商股等权重出现连续下跌,对指数影响很大,月内多个交易日,恐慌情绪充斥市场,股指全线出现回落。不过在监管稳定后,以经济基本面和企业盈利形成的驱动力有望形成,四月末连续多个交易日的稳定并超跌反弹,为未来行情发展奠定了基础。
对于有投资者针对资金面出现的“流动性枯竭”的担忧,实际上大可不必,且不说社保基金的参与,单从央行4月份的公开市场操作便能略见一斑:从4月13日央行恢复逆回购操作至今,其累计向市场投入流动资金规模超过万亿元,而且,中标利率水平一直维持稳定,也说明短端资金面临改善,货币供应“总龙头”并不会“连续关紧”,而是会“松紧有序”、“稳中向紧”。
从技术分析层面上说,沪综指连续第三个“下跌缺口”之后,下跌动能也出现衰竭。可以说,大盘已经在酝酿进一步反弹动能。综合而言,考虑到五一小长假临近,节前资金往往趋于谨慎,更大的反弹要等到小长假之后才能展开,对此投资者需要围绕已经公布年报、季报展开,对于一些优质公司可以适当关注。
中信浙江 钱向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