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4:上海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双休日又“泡汤” 今年预计仍是雨季长雨量多
~~~双休日又“泡汤” 今年预计仍是雨季长雨量多
~~~双休日又“泡汤” 今年预计仍是雨季长雨量多
~~~双休日又“泡汤” 今年预计仍是雨季长雨量多
~~~双休日又“泡汤” 今年预计仍是雨季长雨量多
~~~双休日又“泡汤” 今年预计仍是雨季长雨量多
     
2017年06月24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昨日这场雨,挟裹着典型“黄梅味”
双休日又“泡汤” 今年预计仍是雨季长雨量多
董纯蕾
  梅雨带终于发力了!今天是上海今年梅雨季的第六天。一场地道的梅雨昨天下午哗啦啦地“上线”,今天继续卖力地“刷流量”。来自本市气象部门的最新预报分析,这两天上海会迎来入梅后的强降水,这个双休日彻底“泡汤”了!眼看这个月的日历只剩下最后几天,一个凉丝丝、雨绵绵的“舒适六月”基本上大局已定。

  雨带为何挥之不去?

  气象部门预计,随着主雨带的南压,全市阴有阵雨或雷雨,中南部地区仍有中到大雨。今明两天有出行意向的市民,记得做好防范,并在时间上多留一点提前量。

  “泡汤”的不仅仅是上海,昨起的三天里,整个长江中下游地区将共同“泡汤”,波及范围包括重庆、贵州、云南、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浙江、江苏等省市,多地有暴雨,部分地区将遭遇大暴雨。这是一场全流域的强降水,从气象预报图上可以看到,一条稳定、强盛的雨带,犹如腰带般牢牢“系”在贵州至长江中下游地区。雨带为何挥之不去?中央气象台解释说,西南暖湿气流与中纬度冷空气在长江沿线持久对峙,形成了稳定少动的降雨带。

  真有达到暴雨程度?

  时断时续,忽大忽小,空气闷湿,昨天“揭幕”的这场雨,充满了典型的“黄梅味”。那么,说好的暴雨呢?事实上,很多人对于暴雨的定义有些误会,暴雨并不等于来势汹汹的疾风骤雨,衡量暴雨的标准有两种:过程累计雨量和每小时降雨量——每小时降雨量16毫米以上,或12小时降雨量30毫米以上,又或者24小时累计雨量达到50毫米以上,皆为暴雨。24小时降雨量100毫米至249.9毫米,为大暴雨;24小时降雨量超过250毫米,则为特大暴雨。

  梅雨要连下一整月?

  入梅以来,“上海要连下30天雨”的假新闻帖,又一次在新媒体上热传。气象部门明确辟谣,上海市公共气象服务中心第一时间通过官微回应说,现有的8-40天的逐日预报,是利用大型计算机进行数值计算,时间越长,数值预报的准星越低。所以,使用逐日天气预报,未来3天,但信无妨;未来10天以上,你就看个热闹吧。

  据最新气象资料分析,26日以后梅雨带南北摆动幅度较大,多阵雨天气,湿度较大。本周末到下周初,气温变化不大:最低气温在23℃-24℃左右,最高气温在27℃-28℃附近。

  上海已连续3年梅雨期偏长梅雨量偏多,今年预计也是如此,而且出现流域性大范围强降水的可能性较大。

  本报记者 董纯蕾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评论/专栏
   第A04版:上海新闻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读者之声
   第A07版:郊野大地
   第A08版:文体汇
   第A09版:文体汇/人物
   第A10版:影视/文体汇
   第A11版:文体汇/动态
   第A12版:人物/文体汇
   第A13版:夜光杯
   第A14版:夜光杯
   第A15版:阅读/连载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金融城
   第A18版:封面人物/金融城
   第A19版:金融城/中国商学院
   第A20版:互联网天地/金融城
   第A21版:金融城/基金纵横/金市汇市
   第A22版:理念分享/金融城
   第A23版:金融城/股市大势
   第A24版:福彩专版
   第A25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A26版:人物/国家艺术杂志
   第A27版:国家艺术杂志/趋势
   第A28版:聚焦/国家艺术杂志
   第A29版:国家艺术杂志/消息
   第A30版:专版
   第A31版:国家艺术杂志/艺术评论
   第A32版:文化时评/国家艺术杂志
昨日这场雨,挟裹着典型“黄梅味”
申城入梅首场强降水汛情平稳
想借伞 手机扫
上海调整住房公积金缴存基数
城市基层党建创新论坛今举行
广告
新民晚报上海新闻A04昨日这场雨,挟裹着典型“黄梅味” 2017-06-24 2 2017年06月24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