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1: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7年07月05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学做老人
马继远
  马继远

  一个人老了,伴随着的,往往是行动不便、反应迟钝,抑或,还性格固执、疾病缠身。社会上,围绕老人“摔倒讹人”“广场舞扰民”等问题,不时出现“坏人变老”还是“老人变坏”的争议,更让人觉得老之可怕。但人之变老,又不可避免,无法逃脱。

  变老,不只是简单的年龄增长。中国有尊老敬老的传统,作为老人自己,却不能只因年龄大,就认为天然该受到尊重,进而倚老卖老,甚至“仗老欺小”。立足社会,与人相处,老人需要不断修炼提升。尚未变老的人,也该思考将来如何做个老人。

  当我老了,我该像年轻人一样,心态开放,乐于接受新生事物,尽量不让自己落伍。我熟悉的唐叔,年近七十,微信玩得比年轻人还溜。朋友圈,常看到他写的古体诗。诗的质量好坏不论,玩微信,着实给他增添了不少生活乐趣。未来,定会有新的技术、新的生活方式,我虽已变老,接受能力差,可我也得慢慢学,努力跟上时代。

  那时候,我身边,会有很多年轻人,如自己的后辈、朋友的子孙、原工作单位的新生代等。面对他们,我不会因自己年老,就以见多识广、阅历丰富自居,爱指点、臧否他们。要知道,所谓的代际优势,在这个信息平等化的时代,并不存在,很多时候老人未必就比年轻人高明。我会少说话,微笑着,看年轻人开拓前行,并致以祝福。如果必要,我会中肯提出个人建议,但仅供参考,绝不固执己见。

  外出时,我将秉承老人该有的公德。坐公交车、地铁,考虑年轻人上班赶时间,我会尽量错开上班高峰,以免给他们添堵。车上如果没有位子,那就站着,断不能因为年轻人没给自己让座而怒发冲冠。他们整天辛苦奔波,比我辛苦,他们坐在位子上,身心能放松片刻,我会感到欣慰。

  作为老人,我依然注重个人卫生和衣着打扮,把自己收拾得干净清爽。生活中,有兴趣爱好,精神有所寄托。有些老人,衣冠不整,邋里邋遢。也并非经济原因,只是他们认为没必要收拾。至于兴趣爱好,更无所谈起,他们每天就是发呆。老人就该放弃自己吗?老人的形象,是晚辈的一张名片。收拾好自己,充实快乐地生活,就是在给晚辈增光添彩。

  据说人老了,更惜命爱财。我得调理好身体,尽量别生病。可我不会相信那些鼓吹得神乎其神的医疗设备和药品,更不相信什么中大奖发大财的信息。身体靠锻炼,钱财靠勤劳,所有偏离常理的说辞都不可信,对诈骗,要保持警惕。我那时钱财可能不多,但生活中该花的钱要花。也要尊重晚辈的消费方式,只要不浪费不挥霍即可。至于挤在人群中领取商家派送的免费鸡蛋之类活动,我坚决不去。做人,没必要贪图蝇头小利,再说去了还要给治安人员添乱。

  倘若很不幸,将来我罹患重症,生活不能自理,那我愿选择进养老院,接受专业护理。这样可以减少亲人的心理负担。而当我失去意识,彻底没了尊严,生命也就没有继续存在的必要。我会最后做一次自己的主。

  如此思考下来,我愈加确信,绝不是年龄大,就能自然而然成为“老人”。老人,确实需要学着去当才行。那么,从现在开始,学做老人。当我老了时,就能做一位有尊严的老人。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阅读上海100胜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上海新闻/新民邻声·热线
   第A10版:新民邻声·话题/综合新闻
   第A11版:财经新闻
   第A12版:社会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文体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18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0版:夜光杯
   第A21版:夜光杯
   第A22版:阅读/连载
   第A23版:新民健康
   第A24版:医技/新民健康
   第A25版:新民教育/健康E题
   第A26版:汽车周刊
   第A27版:汽车周刊/车界车市
   第A28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学做老人
江南三大名楼
想念徐叔
雨中即景(水彩画)
过去的美貌
眉头开了
新民晚报夜光杯A21学做老人 2017-07-05 2 2017年07月05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