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纽大计算机科学教授张峥用一个“人”字来形容目前中国人工智能技术的优势与不足。“中国的人口基数大,意味着市场需求巨大,这对促进人工智能发展来说十分有利。”他说,“与此同时,中国在智能领域的原创型尖端人才十分稀缺,这也是需要正视的问题。”张峥表示,以人工智能为例,我国科研界存在“零减”现象,即看似与国际发达水平差距为零,但依然长期落后。他认为,这一现象源于我们总是处于跟风状态,而不是超前地瞄向前沿。
毕马威中国科技及信息主管合伙人吴剑林则认为,中国拥有全球最大的商业市场,也拥有一大批优秀的数学人才,但需要做好产学研的整合工作,这样才能大力推进人工智能的发展与应用。
上海交通大学软件学院教授陈海波提出,上海人对于生活的高品质追求,也十分有利于把人工智能技术做到极致,相信这样的用户体验会在不同的领域里不断地呈现出来。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计算机系教授宋晓东对中国人工智能人才培养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她表示,中国学生在基础技能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但创新及独立思考能力相较于欧美学生则有所欠缺。“中国学生普遍重视短期成果,对于解决某一科学问题则好奇心不足,同时,中国学生还需要更多的自信心。”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