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四个月前,共享充电宝曾在一日之内有四家企业同时宣布完成新一轮融资,其中,就有Hi电。仅仅不到半年,一些曾经在风口上的企业就只剩下了麻烦和背影。
共享充电宝的市场本质上是非常狭小的,只在特定场景、特定城市和特定时间段才存在需求。而在大家的技术、模式和产品相差不多的时候,谁能第一时间占据商场、咖啡厅等商户,谁就能获得先机。这种线下渠道的竞争,是一种你死我活的较量,而凌空蹈虚的互联网创业者,恰恰最不擅长这种硬仗。
更可怕的一击还出现在苹果发布会上。苹果宣布大规模采用的无线充电技术,很可能意味着整个充电宝行业的重铸。
共享充电宝的概念或许曾经满足了资本对新风口的猎奇癖好,但这个行业,最终能存活的人并不多。余下的,都注定会成为牺牲品。
与之类似的还有共享单车。事实证明,单车和充电宝这种类型的市场竞争,都是先来者得天下的残酷游戏。
在互联网成为全社会的基础设施之后,技术突破带来的创新空间被压缩,模式竞争亦走入死胡同,整个市场已经容不下太多跟风者。拿着一个概念就来创业,几乎已经是速死的代名词。创业成功的核心还是应该致力于真正的技术创新,单凭炒作概念,想着靠技术红利跟风喝汤,在今天被事实证明是行不通的。(胡涵 刊今日新京报 本报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