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9: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9年03月20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随冬天远去
冯 强
  冯 强

  天晴了,鸟儿在叽叽喳喳,天空蓝得透明,阳光已照耀在晾衣架上。这时,把靠窗的沙发整理一下,再挪个搁脚的凳子过来,组成我的孵太阳专座,几本喜欢的书早已在一边跃跃欲试。不一会儿,整个屋子都沉浸在灿烂的阳光中。

  忽然放晴的那天,好像是挨到一个重要节日,恨不得把衣服都换成春日里崭新的轻装,就去那太阳下暴走,就去那最近的森林湖泊畅游,就去那海边狂歌。数九寒冬,居然前后连续40多天阴雨,把人的心绪都浇湿了,很多朋友在连续下雨的日子,都满腹牢骚,都忽然变老了,不停地唠唠叨叨,不停地查询这个鬼天气的来历,不停地盼望老天放晴,连跳广场舞的大妈都在嘀咕:落雨落得像十三点了。冬雨破纪录创新高之后,总算饶了咱们,竟像翻身的日子。与天比,我们都太渺小。

  小时候的冬天,大都是晴天啊。玻璃窗上会有很多冰雪刻成的窗花,有的像梦里的奇形怪状,有的像童话里的篇章,很美。上海人家里家外温度差不多,人人都穿厚厚的棉袄、棉鞋,带厚厚的手套。那时候用汤婆子、热水袋、盐水瓶取暖,谁家有个烧煤球的火炉,就美死了。过春节,家里总有一道用烧红的木炭保温的什锦暖锅大菜,除了意在团团圆圆外,也有取暖的用意。那时鸟儿与花草都是属于公园的,不如现在处处闻鸟啼,出门就像公园。哦,就在此刻,楼下花园里的腊梅香了,飘飘忽忽、远远近近,好大的气场。

  寒冬里的下雨天倒是打电话的好日子。与好久不联系的朋友打电话,他们居然十之七八在旅游,居然都在度“春天或夏天”,区别是国内还是国外,自由行还是跟团游。这样的状况不是今年才出现的,也不是为了逃避阴雨天。已好些年了,朋友们反季节旅游,好像是小别冬天的一个仪式,这个仪式总归要结束,他们还要回到冬天中来。当然也有例外,有几位朋友把海南岛作为避冬之地,租用几间民居,在那里悠哉悠哉地度过整个冬天。然而,熟知养生之道的医生劝他们放弃这样的做法,认为反而不利于健康。其实,到证明自己是否适应反季节生活,或许已付出了不必要的代价。人还是顺应季节变化好,就像要顺应寒冬、顺应连续阴雨一样。

  在这样的冬天,我用参与一场朗读比赛,参加街道春节团拜会的合唱,来增加自身的热量。这时,出席每一次相关的活动,都会忘记自己的年龄,竟有“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的感觉,即便阴雨连绵,即便是寒冬。是啊,每个人都在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应对大自然、应对生活。不过,假如让我选择,还是更喜欢在家里读书、孵太阳,连续几个小时沐浴在暖暖的阳光里,用最自然的方式,随冬天远去。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广告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要闻
   第A06版:要闻
   第A07版:要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综合新闻
   第A10版:社会新闻·广告
   第A11版:国际新闻
   第A12版:国际新闻·广告
   第A13版:文体新闻
   第A14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6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7版:夜上海
   第A18版:夜光杯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汽车周刊
   第A21版:汽车周刊/车界车市
   第A22版:新民健康
   第A23版:新民健康/互动
   第A24版:医技/新民健康
   第ZF01版:中缝4-21
   第ZF02版:中缝12-13
随冬天远去
“女篮五号”的告别演出
诗是最佳“清俗药”
记一句谚语
太行山写生
一杯总是温热的咖啡
睡前的礼物
新民晚报夜光杯A19随冬天远去 2019-03-20 2 2019年03月20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