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岁未新年那些温馨的日子里,我总会源源不断地收到从四面八方寄来的宽宽大大的许多信件。它不是信,又胜似信,它传递的信息,带来的慰藉并不亚于一封厚厚的信。拆开一看,原来是一张张色彩艳丽、图案多姿的贺年卡。记得在校读书的时候,贺年卡常常是自己动手制作的。用颜料在剪好的硬纸片上涂鸦;再用左手模仿孩童歪歪斜斜地写几句祝贺的话,别有几分情趣。那时互赠贺年卡的人多是抬头见低头也见的同窗好友,于是这种特别的方式,更能表达出特别的心意。随着年轮更迭人岁增长,新朋旧友各奔东西,浪迹天南地北。出于友情,总要写信保持联系,但整日忙得脚打后脑勺,结果往往是事与愿违。其实,忘却写信的理由不全是忙,也不全是懒,写什么好呢?问候对方的话,无非几句客套话,第一回写来新鲜,第二回写就有点老调重弹的意味了。报告自己的工作情况吧,对方从事的是不同的专业,不一定会有兴趣看,而且只要岗位不变,工作情况岁岁年年也相差无几,说自己取得什么成绩,有炫耀之嫌;说生活中的不顺心事吧,给朋友增添烦恼,也于心不忍。所以还是选择另一种方法,在匆匆走过街头时,拐进书店精心挑选一些印刷精美的贺年卡,投入邮筒寄往他乡,那就此时无声胜有声,言有限而意无穷了。
岁未年初的日子里,我收到这些来自远方的贺年卡,总是不急于拆开,而是先看看信封上的笔迹,辨别是哪位仁兄,猜一猜他们会说些什么。一旦打开,不禁怦然心动:有亲切的问候,有深沉的赠言,有真诚的祝福,有幽默的调侃。有的贺年卡只写片言只语,没有修饰,有道是情真溢诗情;也有的贺年卡没有呢喃,却原来无言胜有声;还有的贺年卡写着曲里拐弯的洋文,画着笑容可掬的圣诞老人;更有这样的贺年卡,将“福”字倒立,衬以闪着金光的大元宝……特别是报刊编辑记者寄给我的贺年卡,文化气息跃然卡面,贺年词真诚温馨,字里行间充满友情。面对这些印刷精美、色彩斑斓的贺年卡,读着那些感情真挚的贺词,喜悦、激动、欣慰之情油然而生,温馨、甜蜜的感觉更是丝丝沁人心田,情思绵长,拨动了我心头上的情感之弦。
是啊!一张小小的贺年卡,如一盏点燃生命之火的小明灯,似一道温暖心灵之窗的小夜曲;一张小小的贺年卡,是一份温馨的友情,一份热情的祝愿。对于相交已久者而言,那是为常青的友谊浇注一勺感情的清泉;对于新结识的朋友,那是搭建友谊之桥的一砖一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