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6: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6年02月15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白老师的“春晚”
费燕
  费燕

  每到快过年时,就会念叨起白老师,现在应该又在忙忙碌碌地准备她的“春晚”了。

  白雪林老师是加拿大女皇大学中文课程的教授。近二三十年,安大略省兴起中文热,学中文的人越来越多。在女皇大学,中文是外语课中最热的一门。每年开三个中文班,年年报满,一百多名学生,只有白老师一位华人教授,工作量相当大。我从2004年去加拿大后,就在女皇大学给白老师做助教,直到2012年初。

  每年,中文班最盛大的一个活动就是“春晚”。老师学生都得提前一个多月就开始准备。“春晚”的流程是学生表演节目,然后有一些游戏活动,最后大家一起吃一顿美味的中餐。

  每个班的学生要表演一个大合唱,都是白老师一字一句教出来的。虽然很多学生中文说得荒腔走板,但中文歌唱得还都不错。想来和我们唱英文歌是一样的道理。别的节目每年都不一样,有相声、小品,也有歌舞、魔术,都用中文表演。学生们发挥无限创意,经常有妙趣横生的精彩场面。白老师还请来中国朋友献艺,有打太极拳的,有现场画国画的,有跳民族舞的。这些人并不是专业人士,但表演都是专业水平,令人感慨海外华人中卧虎藏龙。很多别的系的学生也会来看,热热闹闹挤满一个大厅。

  之后的游戏活动也是一个弘扬中华文化的展台。中文高级班的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写毛笔字、剪纸、包饺子、包汤圆等等。其余的学生自由活动,写写自己的名字,包两个饺子,有玩又有吃。教中文,教的绝不仅仅是一门语言,更重要的是语言身后的文化背景。

  每次“春晚”,白老师都要准备大量的小礼物送给学生和嘉宾。有朋友回国,白老师总会叮嘱捎一些小工艺品回来,中国结、书签、手机链这类不值钱的小玩意,因为添加了中国元素,在国外都很受欢迎。

  当然,中国人过年的传统是离不开吃的,年夜饭才是重头戏。食物一般有煎饺、春卷、年糕、炒面、炒饭、炒米粉、八宝粥等,虽然跟国内的年夜饭不能比,但对于国外的人来说,也是一顿丰盛的美食了。我们每年都准备很多食物,但最后都吃得盆底朝天。

  白老师五十多岁的人,瘦瘦小小,精力却特别充沛,每天踩着六七分的高跟鞋,上上下下跑来跑去,运筹帷幄。也是因为她的敬业,“春晚”一直很红火,很成功。白老师人缘好,来“春晚”义务帮忙的华人也很多。大家穿着美轮美奂的唐装,展示中国风。因为有了这个活动,我们这些思乡的游子也可以过个热闹的年,不会觉得孤单冷清。

  后来离开了安省,每到过年都会想起白老师的“春晚”。这似乎也成了我过年的一个传统。现在走在大街上、商店里,不时会有素不相识的老外对我说一句“你好”。大部分老外也都知道有中国新年,有十二生肖。中华文化在海外日渐普及,少不了这些文化传播者的努力。

  十日谈

  在国外过春节

  过年的重头戏“年夜饭”还是和在国内一样的热闹,明请看本栏。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时政·要闻
   第A03版:新民眼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民生速递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社会新闻
   第A09版:新民资讯
   第A10版:国际新闻
   第A11版:国际新闻
   第A12版:文体新闻
   第A13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14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6版:夜光杯
   第A17版:夜光杯
   第A18版:阅读/连载
   第B01版:康健园
   第B02版:医苑/康健园
   第B03版:康健园/保健
   第B04版:互动/新民健康
   第B05版:家装专版
   第B06版:财经新闻
年要“俗”
贺卡
红墙内外,一段叫万伯翱的岁月
石上生青苔
丙申猴
白老师的“春晚”
新民晚报夜光杯A16白老师的“春晚” 2016-02-15 2 2016年02月15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