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支气管炎是指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以咳嗽、咳痰为主要症状,每年发病持续3个月,连续2年或2年以上。需要进一步排除具有咳嗽、咳痰、喘息症状的其他疾病(如肺结核、支气管扩张、支气管哮喘、慢性鼻咽炎、食管反流综合征等疾患、心功能不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医生也称之为COPD)通常包括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部分患者合并哮喘等疾病。
重视肺功能检查
若您存在以下症状或情况中的3条或3条以上,应及时向医生咨询,以明确是否患有慢阻肺。(1)40岁以上;(2)有吸烟史;(3)目前或曾经接触职业粉尘和化学物质;(4)日常工作或生活的环境存在空气污染;(5)家族中有亲属患有慢阻肺。以上为慢阻肺的主要危险因素,咳嗽、咳痰的患者出现了活动后气促,提示可能出现了慢阻肺,这时要进行肺功能检查。当然有一部分患者可能并没有咳嗽、咳痰,如有危险因素,比如有吸烟史或粉尘接触史(如女性有煤烟接触史),这类患者出现活动后的气促,也要行肺功能检查。肺功能是诊断慢阻肺的金标准。肺功能的分级以及呼吸困难评分和急性加重的住院次数共同决定了慢阻肺的分组,不同的分组治疗方案不同。我们诊断高血压要测血压,并根据检测血压的变化调整降血压药物,同样诊断糖尿病要检测血糖,治疗过程中要根据血糖水平调整降糖药物。肺功能在慢阻肺的诊断和治疗过程中同样重要,因此要像监测血压和血糖一样测量肺功能来指导慢阻肺的治疗。
重视急性炎症加重
在气道慢性炎症的基础上,在微生物(占80%,其中细菌感染占40%-50%,病毒占30%-40%)、气候变化、污染(20%)等诱发因素的作用下,气道炎症加剧,引起支气管狭窄,水肿,粘液分泌增加,从而导致呼气性气流受限,肺动态过度充气,出现急性加重症状,患者短期内咳嗽、咳痰、气短和(或)喘息加重,痰量增多,呈脓性或黏脓性。另一方面,肺部炎症溢出,导致全身性的炎症反应。可伴发热等炎症明显加重的表现。简单来说慢阻肺急性加重就是慢性炎症基础上发生的急性炎症加重。慢阻肺急性加重可加速肺功能(FEV1)的下降速率,导致生活质量下降,住院与死亡率增加,医疗成本增加(经济负担、误工)。
慢阻肺急性加重时需要全身使用糖皮质激素(口服或者静脉);吸氧;使用吸入的支气管扩张剂(包括β受体激动剂、抗胆碱能药物)以及吸入的糖皮质激素;根据急性加重的诱因,谨慎使用抗生素治疗。我们知道慢阻肺急性加重的患者只有40%-50%是细菌感染,只有这一部分患者才有使用抗生素的指征。
冷天具体防治措施
冷天如何减少慢阻肺患者的急性加重呢?只有控制好COPD稳定期的炎症,才能有效预防急性加重,所以稳定期的规范治疗尤其重要(稳定期吸入支气管扩张剂和糖皮质激素);此外避免接触有害气体或颗粒;预防感冒(冬季之前使用肺炎或流感疫苗);还有一些研究表明使用化痰药物(羧甲司坦)和使用质子泵抑制剂(日本的一些研究)亦可减少慢阻肺急性加重。很多患者担心糖皮质激素的副作用,实际上吸入药物是从肺进入血液,由于药物直接作用于肺部,起效快;所需药物剂量小;局部药物浓度高,疗效更佳。因此避免或减少了全身用药可能产生的副作用。
此外,在慢阻肺的治疗中强调戒烟。这是由于(1)目前证实除了戒烟可以延缓肺功能的下降以外,没有任何药物可以延缓肺功能的下降。(2)在慢阻肺的治疗过程中使用的主要药物有支气管扩张剂(β受体激动剂与受体相结合而发挥作用),香烟可降低受体低度,使β受体激动剂药效下降。(3)吸烟还与冠心病、肺癌等疾病相关。
(作者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呼吸科副主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