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7:阅读/连载
     
本版列表新闻
     
2016年02月17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个真实的阎肃(下)
乔林生
  ◆ 乔林生

  到现场一看,阎家人傻眼了:且不说饭馆档次很一般,乱乱糟糟,可气的是男方家里只来了女婿一个人,另外还有他的一位朋友来撑场面。杨家人住在北京,儿子结婚这么大的事,父母、亲戚连一个人都没来,说不过去呀!母亲李文辉很不高兴,阎宇更是气不打一处来:你们太轻视我姐了!

  肃老当时心里肯定也是纠结,但他明面没有丝毫表露,反而热情地招呼大家入席就座。菜品上齐后,他最先动筷子,该吃吃,该喝喝,一副无所谓的样子。饭吃得差不多的时候,肃老擦了擦嘴,站起来说话了:“今天是我女儿女婿大喜的日子,我要代表全家送你们俩一首诗,表达由衷的祝福。” 

  肃老不受任何情绪影响,不管不顾地朗诵起自己写的一首诗,题目是《金红的玫瑰》——

  金红的玫瑰,摘下一朵,我祝福你们,也祝福我。芬芳的心香,袅袅升起,我祝福你们,也祝福我。

  相逢是缘分,有缘莫错过,茫茫人海里,知音最难得。我祝福你们,青春永欢乐,好运时时有,成就日日多。

  掌声会过去,鲜花会凋落,唯有好心愿,彼此能寄托。我祝福你们,年华永不老,下次再相会,一定更快活。

  金红的玫瑰,留下一朵,我祝福你们,也祝福我。甜美的心香,虔诚捧起,我祝福你们,也祝福我。

  肃老声音浑厚,抑扬顿挫,把一个父亲的心意和情意表达得准确到位,相邻饭桌上的客人都站起来为他鼓掌了。本以为要遭到一家人责难的新郎和新娘,当场感动得热泪盈眶。

  肃老得意地对儿子说:“我的这首诗,你老婆不懂,我老婆也不懂。”

  儿子阎宇成年后,玩性大,早恋不早婚,交一个女朋友过一段时间就黄了。肃老看不惯,怕人家女孩受委屈,有时候还给儿子“使坏”。有一次,阎宇认识了一个重庆的女孩,俩人谈起了恋爱。在一个饭局上,阎宇把那个女孩也叫来了,让父亲认识认识。没想到,肃老当场对那个重庆女孩说:“和阎宇交往,你可别当真啊!他全国各地哪里都有女朋友。”阎宇恨不能钻地缝里躲一躲。重庆女孩从此再也不理他了。

  阎宇不乐意了:“老爸啊,你太落伍了,多谈几次恋爱就叫‘瞎搞女人’,你这是什么逻辑啊?什么年代的思想啊!”

  阎宇说:“我处女朋友,每次我妈都当真,每次我爸都不当真。”

  阎宇和武警文工团独唱演员刘莉娜相爱,肃老也没当回事,结果他俩修成正果,走进婚姻殿堂。结婚那天,肃老特别高兴,又是当场掏出早已备好的一首诗,激情朗诵。

  伴君行

  一叶扁舟浪花中,去年海北,今岁江南,明朝河东,任黄花碧水,青山红叶,白发秋风。

  随你奔波这久,也算是五彩人生。

  咽下了,千杯喜,百盅泪,万盏情,仍留得,一颗心,七分月,三更梦,淡定从容伴君行。

  缘分早注定,心海已相通,携手坎坷路,遥对夕阳红。将惆怅、怨恼、寂寞、悲凉都抛却,把忠诚、理解、宽容、和善、拥怀中。人生难得是相逢,记得年年定情夜,香缥缈,月朦胧。

  下得台来,肃老得意地对儿子说:“我的这首诗,你老婆不懂,我老婆也不懂。”

  你看他这玩笑开的。

  阎宇媳妇刘莉娜怀孕后,全家人都特别高兴。过了几个月做B超,发现是女孩。阎宇回家对老爸说:“是个女孩。”

  “女孩好啊!”肃老一条一条给儿子掰扯生女孩的好处,说了一大堆好话。

  大半天没动静了,肃老又突然冒出一句:“这B超会不会弄错啊?”

  孩子没出生时,肃老就给孩子起名,写了满满一页纸,阎宇一看完了,全是男孩的名字。阎宇感觉老爷子重男轻女的思想还是有的。

  孩子出生后确认是女孩,抱回家来,肃老也挺高兴的,一天来看几回。只是在给孙女起名时,父子俩又产生了分歧,阎宇给女儿起名叫阎已偲,意思是希望她将来做一个厚道的有才华的人。肃老给孙女起名叫阎沐寒,因为她正好是小寒那天出生的。最后折衷了一下,大名叫阎沐寒,小名叫偲偲。

  偲偲越长越可爱。肃老每次见面都要脸贴脸和她玩一会。阎宇委屈地说,我和我姐从小就没这待遇。

  肃老此次入院后,变得有些黏人,而且特别念旧

  人年纪大了,时常有个头疼脑热的,很正常。肃老自理能力强,平时多半是他自己照顾自己,而不是要别人来照顾他。与前几次住院不同的是,肃老此次入院后,变得有些黏人,儿女来看他时,总是依依不舍的,而且特别念旧,话也比平时在家里多了。

  液体一滴一滴吊着,肃老就给儿子阎宇讲从前的故事: “我呀,这些天躺在病床上,老回想小时候的事,一幕一幕的。以前在老家保定,生活不下去,七岁去了武汉,日子也过的挺艰难的,九岁到了重庆,赶上日军大轰炸,把家炸没了。再以后到南开中学上学,又到重庆大学上学,再以后当兵去了,弄来弄去进了西南军区文工队,先当演员后搞创作,最后稀里糊涂来到北京空军文工团,再没几年,李文辉来了。再没几年,你小子也来了。”

  阎宇忙插话:“不对,还有阎茹呢!”

  肃老忙纠正:“对,你姐比你先来的。和你妈结婚后我写出了《江姐》,也算对得起他们家的人吧。以后啊,你小子要多心疼你妈,你小时候整天捣乱惹事,都是你妈给你铲的。你妈脾气不好个性强,可心眼不坏,对你们姐弟那可没得挑!可你姐姐阎茹怎么办啊?她一个人带着两个孩子(龙凤胎)怎么过啊?”

  阎宇劝解老爸:“我姐和两个孩子的感情特别好,他俩将来还能不孝顺我姐?您好好养病,就别替她操心了。”

  阎茹的双胞胎早产,体质弱,学习不是那么优秀。肃老又给阎宇下达任务:“你得每天让龙龙和凤凤各背一首唐诗,写一篇大字。”

  阎宇说:“都快十八岁了,来不及了。”

  肃老说:“啥时候开始都来得及,还得背、还得写,要不好好学的话就废了。”

  肃老停了一会,又说:“你甭说,你姐的孩子没准能成为咱这条街上最出色的修车工。”

  阎宇哭笑不得:“瞧您说的,我外甥再不济也不能在大街上给人家修车啊!”

  阎肃严肃了:“修车工有啥不好的?靠自己的劳动吃饭嘛!”

  阎宇有点不平衡了:“您担心这个,担心那个,您咋不担心您的小孙女偲偲,她才8个月大啊!”

  肃老乐呵呵地笑了:“你女儿那是得天独厚啊!身体又好,又聪明机灵,再等几个月就会背诗了。你俩口子年轻力壮,又能挣钱,哪用得着我操心。”

  说不操心是假,他时不时地问:“儿子你离开银行后,现在到底在干啥啊?”

  “投资做高空发电,新型产业。”

  听完儿子的一番解释,肃老连连摇头:“这个太危险了,万一电死人那可要了命了,千万别弄这事。”

  “那你还弄啥事呢?”肃老一会又问。

  “刚刚投资上千万,办一个育婴学校,也就是教幼儿的父母怎样当好父母,怎样培养孩子的各种品质,正直、善良、勇敢、分享;各种习惯,阅读、思考、整洁……;各种能力:记忆、专注、独立……”

  没等阎宇讲完,肃老一拍大腿:“哎呦,这个好,造福子孙后代的事,这是做好事、做善事。挣不着钱吧?挣不着也得做,还得做好。”

  肃老还和儿子聊的一个话题就是,掐着指头数数谁谁谁走了,谁谁谁也走了。谁谁谁走得很痛苦,谁谁谁走得很安详……

  部队马上面临精简整编,肃老也有些忧心:“1955年空政文工团一成立,我就来了。我的一生就是文工团的一生,部队不能没有文工团啊!”

  这就是生活中的阎肃,一个真实的阎肃。

  (2015年10月下旬于北京 2016年2月12日改定)

  摘自微信《微副刊》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时政·要闻
   第A03版:新民眼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民生速递
   第A06版:评论/随笔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上海新闻
   第A10版:广告
   第A11版:社会新闻
   第A12版:社会新闻
   第A13版:互动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国际新闻
   第A18版:文体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20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1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2版:财经新闻
   第A23版:新民健康
   第A24版:互动/新民健康
   第A25版:夜光杯
   第A26版:夜光杯
   第A27版:阅读/连载
   第A28版:阳光天地
   第A29版:蓝天下的至爱
   第B01版:新民教育
   第B02版:新民教育/校园通讯
   第B03版:校园内外/新民教育
一个真实的阎肃(下)
余罪:我的刑侦笔记
快递中国
新民晚报阅读/连载A27一个真实的阎肃(下) 2016-02-17 2 2016年02月17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