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8:评论/随笔
     
本版列表新闻
     
2016年03月14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网视舆情
人机大战诠释了什么
何小手
  何小手

  人类未来是否会被机器人统治,这个问题就和宇宙中是否存在另外一个地球,一直被人们津津乐道。上周谷歌围棋机器人与韩国棋手李世石的对弈吸引了无数人的目光,再次燃起了机器人话题的舆论热度。很多文章分析此次对决的重要意义,与当年深蓝机器人战胜象棋大师相比,此次挑战的难度更高,机器人的胜利意味着如今的人工智能有了更大的发展。机器人与人在智力方面的高下之分,如今看来似乎更难下定论。

  在第一局落败后,网民们的“焦虑”感随即提升。尽管中国棋手柯洁在微博上表示,因为技术风格的缘故,李世石并不适合作为机器人的对手,他甚至表示机器人赢不了自己,但这只是竞技选手的豪言壮语。网友极尽调侃,也有人已经“自暴自弃”,感叹新时代的到来。过去有关机器人统治地球的想象只出现在影视剧中,如今时过境迁,机器人从战胜象棋大师到战胜围棋大师,才这么多年的时间,是什么让它们发展如此迅速?局外人无法给出答案,只能借用崔健那句歌词:不是我不明白,这世界变化快。

  非业内人士对于人工智能的理解是直接且粗糙的,人工智能的未来充满了想象力,一个经常被提及的问题是,它能否代替人类。对于这一次人机大战,有评论称就机器人的胜利本质而言只是一群人战胜了一个人,因为生产机器人的是一批懂技术的IT人士。按作者的意思机器人胜在人海战术,从这个角度看,人们大可对机器人放松警惕,机器人真正崛起还有几代人的时间距离,起码在今人的生命周期内,机器人不可能威胁到人类。

  但是,理性拯救不了人们的机器恐惧,如今就只能靠段子手。这些天网上流传这么一条段子:“我叫李世石,我是一名来自韩国的棋手,今天早上出门前我在网上各大投注点用尽家财下了巨额赌注买我自己输,我想,这就是人类比人工智能强的地方。”这个段子更像是在安慰面对机器人而充满了忧虑的人类。尽管是段子,但也说明了一定的问题,机器人现在在智力上有了很大的提升,但和人类相比,却没有复杂且微妙的感情。其实早就有人分析这方面的问题,未来机器人如果有了感情,那才是人类真正面临危机,一篇文章提供了两个选择,销毁或者放生,有些耸人听闻,却道出了未来的尴尬与困境。

  有的人就从这样的对弈中看到了社会趋势,而且似乎还很有依据。记得去年有一段时间,媒体报道有企业开始利用机器人撰写新闻稿件,那时不少媒体工作者就开始担心失去饭碗。这种担忧并非完全没有道理,机器人可能不会彻底代替记者,但那些基本的复制黏贴,逻辑相对简单的组合文字,恐怕机器人要比人做得更好,未来人们如何立足?冯小刚电影里那句台词说的好:二十一世纪最重要的是什么?人才!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全国两会·要闻
   第A03版:全国两会·关注
   第A04版:全国两会·新民眼
   第A05版:全国两会·焦点
   第A06版:全国两会·话题
   第A07版:民生速递
   第A08版:评论/随笔
   第A09版:读者之声
   第A10版:综合新闻
   第A11版:3·15专版
   第A12版:上海新闻
   第A13版:社会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3·15专版
   第A17版:3·15专版
   第A18版:新民资讯
   第A19版:文体新闻
   第A20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21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2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3版:财经新闻
   第A24版:夜光杯
   第A25版:夜光杯
   第A26版:阅读/连载
   第B01版:康健园
   第B02版:医苑/康健园
   第B03版:康健园/康复
   第B04版:保健/康健园
   第B05版:新民健康/慢病
   第B06版:互动/新民健康
从“晒数字”到“讲故事”
90后修炼手册
别和“路霸”一般见识
虐童养母出狱监护权何去何从
儿童用药靠掰
人机大战诠释了什么
新民晚报评论/随笔A08人机大战诠释了什么 2016-03-14 2 2016年03月14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