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5:上海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记闵行区马桥镇民主村
~~~——记闵行区马桥镇民主村
~~~——记闵行区马桥镇民主村
~~~——记闵行区马桥镇民主村
~~~——记闵行区马桥镇民主村
~~~——记闵行区马桥镇民主村
     
2016年05月07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生态农耕,留住村民美丽乡愁
——记闵行区马桥镇民主村
范洁
■ 集置办酒水、演出、文体活动于一体的村民广场 本报记者 郭新洋 摄
  美丽乡村

  近年,上海将一批乡镇划定为永久基本农田,不仅确立生态保护红线,锁定城市开发边界,也守住了文化的根脉,留住了市民的乡愁。闵行区马桥镇民主村,就是其中之一。      

  生态农业

  在本次“美丽乡村”示范村的获评名单中,民主村或许是距离市区最近的一个村落。位于闵行区南部,南靠黄浦江,西临女儿泾,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被纳入了“黄浦江上游水源保护区”和“基本农田保护区”。

  清洁水源,肥沃土壤,民主村盛产优质大米,合作社种植的水稻通过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村民坦言:“与黄浦江以东的沙土不同,浦西的黏土特别适合种植水稻。”田成方、路成网、渠配套、林成行,民主村现有耕地面积1500余亩,农业规模化经营水平达到95%以上。

  稻花香里说丰年,生态馈赠,也要反哺自然,作为永久保留的基本农田,民主村正探索水源保护地土壤改良和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去年,村里与生物科技公司合作,以民仙路南侧的10亩农田试点,种植有机富硒米。先对土地改良,施以有机肥料“养地”,播种水稻后全程不拔草、不施肥、不喷药,“虽然产量比往年减少15%-20%,但是减少了农药残留,也保护了耕地本身。”

  农耕文化

  绿草如茵,白鹭翔集,雨后空气清新,嗅到泥土的芬芳,闵行马桥是典型的江南水乡,农耕文化历史悠久。位于民主村的马桥农耕文化园,涵盖采摘、垂钓、休闲,吸引不少市民体验农家乐趣,下一步拟建农耕文化展厅,与相邻的黄浦江水文化博物园呼应,挖掘乡村文化,共话马桥故事。

  走在民主村,发现不少以宅基命名的道路,以此纪念和保留历史民俗。一座红砖尖顶的欧式洋房,则是村民广场所在地,沪剧、交谊舞、门球、篮球、太极拳、广场舞、筷子舞……形式多样的“文化天天乐”,丰富村民生活。

  也许是因为区位特点与人文底蕴,民主村民很有“环保行动力”。早在2002年,村里就实行老年活动室、办公楼禁烟,逐渐推广到公共场所全面禁烟,空气中闻不到一丝烟草味,办公室内也不见烟灰缸等。村里还有一支环保队伍,志愿者们经常自备网兜、铁钩,来到黄浦江边打捞垃圾、塑料袋等漂浮物,身体力行“保护母亲河”。本报记者 范洁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专栏
   第A03版:新民观察·要闻
   第A04版:上海新闻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中国新闻
   第A07版:新民资讯
   第A08版:文体汇
   第A09版:文体汇/动态
   第A10版:人物/文体汇
   第A11版:文体汇/动态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夜光杯
   第A14版:夜光杯
   第A15版:阅读/连载
   第A16版:互动
   第B01版:金融城
   第B02版:封面人物/金融城
   第B03版:金融城/股市大势
   第B04版:理念分享/金融城
   第B05版:金融城/互联网金融/上海物业
   第B06版:基金纵横/汇市金市/金融城
   第B07版:福彩专刊
   第B08版:金融城周报/中国商学院/金融城
   第C01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C02版:艺术评论/国家艺术杂志
   第C03版:国家艺术杂志/文化时评
   第C04版:音乐时空/国家艺术杂志
   第C05版:国家艺术杂志/民间收藏
   第C06版:文娱台历/国家艺术杂志
   第C07版:国家艺术杂志/艺林散页
   第C08版:艺坛特稿/国家艺术杂志
“有腔调”爷爷:文明乘车,是习惯
梅花玉兰满园 蔷薇凌霄攀墙
生态农耕,留住村民美丽乡愁
公告
广告
广告
新民晚报上海新闻A05生态农耕,留住村民美丽乡愁 2016-05-07 2 2016年05月07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