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的B级车市场份额,在过去三年中一直处于“萎缩”状态,这也符合国内新车消费越来越“回归务实、需求导向和个性化”的三个趋势。B级车在过去的十几年里,一直扮演着“主流轿车”代名词的角色,但这个角色,新生代的消费人群,却并不愿意为此买单。
在过去的五年中,新车消费不断升级,尺寸越来越大的A级车、SUV、MPV和豪华品牌B级车产品,不断侵蚀传统的合资品牌B级车市场份额。尤其在15-20万元的价格区间内,消费者选择其它车型的倾向性也愈发明显。另外,越来越小的蛋糕,却迎来越来越多的竞争者。在争夺新生代的战争中,豪华品牌优势明显,主流合资品牌的产品同质化严重,正在逐渐失去新生代用户。
今年上半年,主流车企利润普遍遇到较大挑战,销量不断削减的势头仍然在延续。大众的“常青树”帕萨特,今年上半年销量为8.3万辆,同比下滑高达31%。尽管仍然名列B级车销量榜首,但势头不容乐观;第二名的迈腾同比增长0.8%,和去年持平;第三名的名图,销量下滑10.6%。以目前的趋势看,B级车年销前五名,前几年动辄20万辆以上的年销量,很难再集中出现。
豪华车的价格进一步下探,碾压了B级车的生存空间。典型的例子是奥迪A4L和宝马3 系Li。汽车行业咨询公司威尔森提供的数据显示,奥迪A4L 6月份的全国终端市场价格平均折扣率达到20.75%,平均折扣高达7.2万元。今年上半年的数据显示,奥迪A4L的销量达到了6.3万辆,位列B级车排行榜第四位。奔驰C级和宝马3系都进入B级车销量前十位。另一方面,SUV热度依然不减,紧凑型和小型SUV的价格都和B级车有重叠的区域,都吞噬了B级车的部分市场份额。
与此同时, 专车经济和共享经济,对B级车市场需求的“挤压效应“非常明显,很多中小企业对商务用途车辆购买需求的减少,以及政府公车改革的逐渐完成,都会对传统B级车产品的需求,带来挤压效应。而B级车前几年价格战后,价格上的退路已经被封死,下降几乎没有空间。新君越、雅阁、凯美瑞、名图、天籁,上半年终端平均折扣率几乎都在10%左右,远低于豪华车。
在整个细分市场上,也迎来了产品换代的高峰期,一些传统产品改变了原有的车型定位:或配置更丰富、更豪华;或者偏向运动和驾驶感受。这些传统产品本身也在经历着痛苦的换代、重新确定消费人群的过程。新挤入这个市场的玩家,多数又希望通过更高的性价比的产品,去赢得市场的关注,抢夺蛋糕。
毫无疑问,未来几年市场需求大趋势不会发生变化,国内B级车市场的总需求仍将持续萎缩,整个市场将经历一个痛苦的“重新划分地盘” 的裂变。谁先破局,谁将占到一些先机。但大势,已无法改变。 李永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