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您如何评价这份公报?
答:这份公报15页,并不算短。其实公报页数越多,说明需要沟通的问题越多,沟通的难度也就越大。当前,德国、欧盟乃至国际社会都面临诸多不确定性和挑战,汉堡峰会处在问题比较多、达成共识难的转折点上。可以看到,公报显示出二十国集团成员彼此间妥协的色彩很浓。
序言列举了当前国际社会面临的经济以及社会维度的诸多共同挑战。恐怖主义排在第一位,其次是移民,贫困、饥饿、健康、就业、气候、能源安全、不平等紧随其后,这也反映出当前欧洲面临的威胁。
应该说,在这样的情况下能达成这样一份公报实属不易。
问:从公报看,汉堡峰会在延续杭州峰会成果方面做得如何?
答:公报序言部分强调,汉堡峰会是在延续杭州峰会基础之上,确定了三大议题:构筑经济恢复能力、促进可持续性和承担责任。而公报主体部分,也正是按照这三大议题的框架来展开。
应该说,这份公报很大程度上延续了杭州峰会的成功。不仅多次提及杭州峰会,而且在汉堡峰会已经达成的成果文件中也提到推进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行动计划、促进非洲发展等。
问:这份公报有哪些看点?
答:对于近期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贸易和气候变化问题,这份公报做出了如下的反应:第一,强调在目前的世界经济局势下团结十分重要;其次,长期强劲可持续和平衡增长框架增加了“包容”这一维度;第三,特别提及全球化和技术变革带来的影响。
在增强经济的韧性部分,公报对大家最关切的问题做了回复。首先是自由贸易问题,公报还是强调了反对贸易保护主义和不公平的贸易限制措施,但对于合法的贸易救济措施给予了认可。其次关于美国宣布退出《巴黎气候协定》,公报也有所回应,但更多地是从如何提高能源效率的角度来谈论气候变化,这样的表述使得各方都能接受。
值得强调的是,公报在描述三个领域中各议题进展时,还特地为如何使得全球化让大家受益补充了一节。这反映出G20的确是一个协调全球经济事务和全球治理的核心平台。公报针对全球化尤其是反全球化浪潮,列举了大家关心的话题,并且从积极的角度进行解读,给出了相对清晰和明确的声音,对三大议题之下的具体话题都给出了具体的做法和行动,应该说工作做得还是比较扎实的。
公报结尾部分是他们已经达成共识的五项文件。
问:跟以往相比,公报反映出G20正在发生怎样的改变?
答:公报反映出G20的两大趋势。第一是议题越来越多,也越来越贴近并充分体现反全球化、民粹主义等来自社会层面的利益诉求。第二是G20越来越务实。针对每一个治理性难题,G20都意图能够更有序地组织更多主体来参与解决。你可以在公报里看到,各个领域都直接点名指出具体落实推进相关工作将涉及哪些国际组织和机构,既涉及到联合国系统,也涉及到原来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几大核心的国际性组织,如IMF、WTO,以及一些地区性组织,如非盟。G20在调动全球社会资源,提出务实落实的解决方案上,也更接地气。
特派记者 齐旭 (本报汉堡今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