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老板喝酒爽快,三杯下肚,话开始多起来,我只有洗耳恭听的份。说着说着,他忽一改“老徐”而以“大哥”相称,连连作揖道:“小弟今有一事相求。”我有些忐忑,不知究竟何事。他说:“楼市萧条,波及装修业。我一班兄弟‘吃不饱,饿不死’,我很着急。你小区里有许多毛坯房,请留意着,如果有找施工队的,帮小弟介绍介绍。”
原来是这个事,我笑笑:“行!”
他举起杯子,“得寸进尺”道:“你现在已是我的‘带头大哥’了,你可要说话算话!你名字中有个君,君子……那话怎么说的?”
我说:“君子一诺。”他举杯碰了一下我酒杯,朗声笑道:“对,大哥。就是这个词!”
这小老板有点意思。不过,我也有一事想与他敲敲定。我说:“房子以后有灯不亮、水漏等情况,你可要做‘及时雨’,马上来帮我搞定哟。”他亮着嗓门说:“大哥电话一只,我就来了!”
我学着他的样,与他碰了下杯:“一言为定!”
我的房装修得早,于是便成小区的“样板房”,陆续有邻居上门来参观。我不嫌麻烦,热情迎送。然而,当我像说媒一样把陈老板推介给他们时,得到的回答都一样:“对不起,找好施工队了。”
一年转瞬即逝。大楼里敲敲打打的震动声渐次稀疏下去,代之以一阵阵乔迁之喜的鞭炮声。想到我的“君子一诺”还像一张空头支票搁在那儿,觉得很愧对陈老板和那些农民工兄弟。
一天,老婆在厨房里惊呼,水斗下漏水了。我过去一看,果然柜内的细木工板已湿了一片。我想到了陈老板,他的音犹在耳。于是电话打了过去,很快有音乐铃声传来。但我似已“淡出”其记忆,喊了几遍“老徐”,才“闪回”他的“内存”。当我说明情况,他却说:“我远在宝山,正谈一份装修合同,今天赶不回……”话未说完,断了。
他这是“报复”?我没能为他介绍到一笔生意,也怪不得他这么冷淡。那顿“最后的晚餐”,酒酣时两人碰杯碰出一个双向诺言,但都没有践行,事到如今,也算扯平了。
不料,当日下午门铃骤响,现身的是陈老板手下的马师傅。原来陈老板手机掉线后,即通知马师傅赶来应急。马师傅趣称他是陈老板的“快速反应部队”。他手到“病”除,我感谢不已。马师傅说:“要谢,谢陈老板,我这么来一趟,他付我工钱的。”
闻得此言,我感动许久。老板虽小,处境维艰,仍宁亏自己,不负他人,孜孜践行自己的诺言,佩服!
过了两个月,一个朋友突然造访,他的村子遇“阳光动迁”,分了5套房,要我马上联系施工队。我当然立刻想到了陈老板,5套房,他那帮“饿汉”差不多可干一年!这也是上苍弥补我兑现诺言的机会!
电话打过去,耳畔又响起了音乐铃声,听起来很美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