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6年歌剧《杰努发》的成功上演,使雅纳切克获得了世界性的声誉。不久,65岁的他遇到了一位商人的妻子,26岁的卡米拉。她明亮的双眸和银铃般轻快的笑声,给雅纳切克带来不尽的乐思。就像初涉情爱的青年,在以后的九年中,雅纳切克给卡米拉写了六百多封情书倾吐爱意。忘年的恋情激发起创作热情,雅纳切克的六部歌剧足以和同时代的普契尼相比,其中根据陀斯妥也夫斯基小说《死屋手记》的同名歌剧完成于古稀之年。他还写出一生中最重要的室内乐:管乐六重奏《青春》,第一弦乐四重奏《克鲁采奏鸣曲》和第二弦乐四重奏《心言》。
大师们往往把四重奏当作秘密书信,诉说内心的感受。第二弦乐四重奏《心言》作于雅纳切克去世前六个月。此时他的作曲技法已非常纯熟,乐曲中速度和情绪变化多端且收放自如。据看过原稿的专家说,密密麻麻的音符犹如手持小旗的孩子上蹿下跳,激情从狂放的笔迹中可见一斑。以强劲行板开始的第一乐章,表现初遇卡米拉时的“惊艳和挣扎”,6分钟的演奏中竟然有15次速度变化。第二乐章以慢板起始,中提琴旋律极为温柔,描述他们俩夏季度假的美丽回忆。雅纳切克在情书中描述第三乐章为“融解在爱的幻象之中”。他又写到末乐章是“我欲望中的怕和爱”,节奏紧迫多变,使人喘不过气来,最后在快速音符狂热的冲击下结束。
1928年夏天的一个夜晚,74岁的雅纳切克在滂沱大雨中到森林里寻找卡米拉两个迷路的孩子,着凉引发成肺炎,走到了生命的尽头。7年后卡米拉也因患绝症去世,年仅43岁。
电影《布拉格之恋》是根据昆德拉的经典之作《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改编,导演深知昆德拉是雅纳切克的乐迷,所以配乐都取自他的作品:钢琴奏鸣曲《在雾中》,大提琴和钢琴《童话故事》,乐队作品《弦乐组曲》和两首弦乐四重奏。其中女主角特丽莎的主题取自钢琴组曲《荒草蔓延的小径》,哀婉凄切但又美好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