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琦今年32岁,龚林之比他小5岁,两人都是上海人。“朋友刚介绍我们认识时,她对我并没有表示特别的好感。”刘琦坦白地说,有一次,她无意间问起他有什么兴趣爱好,当听说他喜欢在旅行时做一些公益活动时,慢慢对他产生了好感,两人短信开始频繁起来。
去年4月,她和他一起去了鱼寨小学,这也是两人第一次共同出行。在那里,她受到村民的热情款待,更看到他为孩子们做的一切,深深被他的爱心所感动。去年11月30日,两人领了结婚证。
“很早的时候,我就偷偷决定,如果我们能结婚,就在鱼寨举行婚礼。”刘琦说,去年9月他求婚成功后,就向鱼寨小学的校长透露了他这一想法。
今年元旦,鱼寨的村民特别兴奋,所有的人都早早地起床,走了1个小时山路来到半山腰,迎接这对上海新人。村民们送上一套精致的苗族新婚礼服作为礼物,这是村里的妇女们一针一线赶绣出来的珍贵礼物。按照当地的结婚习俗,村民们还为他们打制了年糕。伴着村民们悠扬的芦笙,两人入乡随俗跳起苗族舞蹈。在礼炮中,苗族长老为他们主持了婚礼。
刘琦回想起这场盛大的“苗家婚礼”,感动不已。那一天,两人都喝了很多当地产的米酒,挨个敬村里的老人,老人们从衣袋里翻出身上的零钱。“他们都是留守老人,没有任何经济收入。”老人们将1元、5元的纸币塞到刘琦手中。敬完一圈酒,刘琦和新娘看着手里捏着的一叠皱皱的零钱,忍不住哭了。
刘琦透露,他的父母和岳父母都非常支持他们的行动,岳母对他们的公益微博,每一条都回复、转发,甚至还想亲自去鱼寨小学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