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旁有一个大大的公园,名为黄兴公园,是非常美丽的一个去处,绿树成荫,空气清凉。尤其吸引人的是其中两个木结构的鸽棚,自开园伊始就吸引了无数大人小孩前来观赏。鸽子有雌有雄,嬉戏打闹,白色的像是雪花,它们的羽毛在夕阳的映射下明亮而高贵;褐色的比较少,但也很美。照顾鸽子的工人显然花了不少心血,因为无论是什么颜色,它们都很干净,梳理起自己羽毛的姿势让人联想到了优雅的白天鹅。鸽棚里井然有序,尽管粪便是不可避免的,但一点儿不像有些地方的家鸽饲养者,弄得异味扑鼻。总而言之,这是黄兴公园的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不少游人还会买一点儿玉米粒喂食,我也曾是其中之一。
这一天,阳光明媚,我和朋友到黄兴公园散散心,一边听着拷贝在随身听中的拉赫玛尼诺夫第三钢琴协奏曲,不知不觉就走到了鸽棚的地方。说起拉赫玛尼诺夫,他和鸽子也是有一段渊源的。他有一首不引人注目的作品名为《瓦西里·拉赫玛尼诺夫主题波尔卡》。拉氏的父亲瓦西里曾常常弹起德国作曲家弗朗兹·贝尔的《快乐的小鸽子》,导致小拉赫玛尼诺夫一度认为这是爸爸的原创作品。后来,他在此基础上改写出了这首欢乐轻快的波尔卡舞曲,一经弹奏就让人联想到了鸽子扑打着翅膀的滑稽模样。
现在,在黄兴公园的鸽棚前,鸽子嬉戏的画面依旧,我一边看着这些高傲地停在棚顶的雪白绅士们,一边听着索科洛夫急速的琶音和连奏,想着这是多么和谐的一幅画面。可是,在目光所及处,旁边多了一块木牌子,上面这样写道:“公园已经不允许养广场鸽了,现在有大量鸽子出售。截至农历岁末。”见了这个消息,我俩都吃了一惊。黄兴公园的广场鸽少说也有上百只吧,饲养鸽子的“传统”也已延续了数十年之久了,尽管有些人会购买鸽子食用,但毕竟是少数。而这句“出售”的意思不外乎是把这群精灵的躯体全部交予食客了。朋友说,他转到木棚后面的时候,已经看到了沸水与一地的羽毛。此时的我已不知该说什么好。园方自然有他们的考虑,我们将来欣赏不到鸽子的遗憾只能放在心里了。但鸽子的小小心中是怎么想的呢?耳边的拉赫玛尼诺夫第三钢琴协奏曲已经进入了第一乐章的华彩片段,竟然透出一种悲愤的味道。我想,这些鸽子应该全然不知这块木牌的含义吧,如果它们都清楚了,是不是早该飞走了呢?
拉赫玛尼诺夫曾经说过:“我感到我工作时比闲散时更强,所以我祈求上帝让我工作到生命的最后一天。”尽管世事变更,难以强求,我仍希望这些美丽的鸽子能在这两栋即将被拆除的鸽棚里愉悦地栖息到最后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