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7:文娱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好莱坞经典“翻新”上映 中国观众热情蓄势待发~~~
好莱坞经典“翻新”上映 中国观众热情蓄势待发~~~
好莱坞经典“翻新”上映 中国观众热情蓄势待发~~~
好莱坞经典“翻新”上映 中国观众热情蓄势待发~~~
好莱坞经典“翻新”上映 中国观众热情蓄势待发~~~
好莱坞经典“翻新”上映 中国观众热情蓄势待发~~~
     
2012年04月07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好莱坞经典“翻新”上映 中国观众热情蓄势待发
14年后重回“泰坦尼克”
3D影效并非唯一理由
罗震光
■《泰坦尼克号》中的『招牌』镜头  图Tp
  14年的时光会改变什么?《泰坦尼克号》女主角凯特·温斯莱特说:“我变瘦了,他(指《泰坦尼克号》男主角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变胖了。”14年前《泰坦尼克号》在中国创造了3.6亿元的票房神话,这次由卡梅隆亲自耗时60周,花费1800万美元转制的3D版,将于4月10日“泰坦尼克号”沉船百年祭时在中国上映。从网络的热点话题、上海IMAX影院的票房以及各家网站举办的团购活动情况看,观众对它的热情正在蓄势待发。昨日下午,记者在内部试映会上先睹了这部转制为3D的经典电影。 

  中国影迷怀旧 

  作为“3D教父”,卡梅隆曾经是反对转制3D的代表人物,他甚至戏称转制3D为2.99D。直至转制《泰坦尼克号》时,卡梅隆才口风大变,他反复强调自己的转制非常精心,绝非粗制滥造。事实上,相比那些用3D摄影机拍摄的顶级大片,《泰坦尼克号》的3D效果并无值得特别称道之处。当年卡梅隆就运用了当时先进的动画技术来表现某些大场面和长镜头的转换,以如今的欣赏眼光,当然就显得有些不够瞧了。但随着故事的展开,观众们的注意力不久就转向了电影本身。昨天散场后,观众们纷纷评论,尽管当年都曾看过这部影片,但14年后重温依然被它感动。有位观众告诉记者,他当年看了3遍,如今再看,觉得依然被吸引。他特别提到,“某些细节的回味是非常有意思的。如男女主人公那个在船头展开双臂‘飞翔’的动作一直是电影的经典招牌,重看后才发觉,原来电影中杰克做过两次,首次做是他和男性朋友在一起时。” 

  美国首映平淡 

  美国当地时间4月4日,3D版《泰坦尼克号》正式上映。周二的午夜优先场收获42.5万美元票房,不到同为3D转制重映类型《星战前传》的一半。不过周三票房有450万美元,单日票房还超过了上周票房冠军《饥饿游戏》。据美国电影媒体分析,由于最近诸多新片如《诸神之怒》等陆续上映,影院排给《泰坦尼克号》3D版的场次并不多。目前仅有2600家北美影院在上映这部电影。据美国媒体估计,《泰坦尼克号》的首周票房可能在2000万—3000万美元之间。虽说这张成绩单已经足以保证让卡梅隆花掉的1800万美元回本,但相对于《泰坦尼克号》1998年上映时捞金超过18亿美元,并且保持最高票房纪录达11年之久的辉煌历史,说明美国观众显然不那么念旧。 

  “吆喝”声浪渐高 

  《泰坦尼克号》当年在中国产生的影响是划时代的,带着这样的记忆烙印,中国观众对于《泰坦尼克号》的3D回归,期待已久。 

  目前多家影院4月10日零点首映票务预售相当火爆,像和平影都这样拥有IMAX银幕的影院更是影迷关注的重点。而记者在走访了几家影院后发现,大家都毫无例外地将《泰坦尼克号》的海报招贴等宣传品在影院大堂、售票处重点推出。上海不少影院还推出了相关主题活动,上海影城甚至为这部电影特意引进了一套号称全球最先进的影音设备。绝大部分有影票业务的团购网站都在力推《泰坦尼克号》,各大电影网站则纷纷推出了《泰坦尼克号》的专题。更多网友在网上发起各种“忆当年看《泰坦尼克号》”之类的讨论话题,人气十足。 

  本报记者  罗震光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广告
   第A04版:科教卫新闻
   第A05版:社会新闻
   第A06版:法治视窗
   第A07版:文娱新闻
   第A08版:文娱新闻
   第A09版:上海家装服务名牌专刊
   第A10版:体育新闻
   第A11版:体育新闻
   第A12版:来信来论
   第A13版:广告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B01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B02版:国家艺术杂志/创意设计
   第B03版:国家艺术杂志/视觉产生
   第B04版:国家艺术杂志/品味典藏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阅读
   第B08版:连载
   第B09版:财经周刊
   第B10版:财经/服务指南
   第B11版:财经/大势分析
   第B12版:财经/股海淘金
   第B13版:财经/百姓沙龙
   第B14版:财经/投资理念
   第B15版:财经/投资基金
   第B16版:拍卖指南
14年后重回“泰坦尼克” 3D影效并非唯一理由
有人哈哈大笑 有人深深思考
沉没百年 履行“公约”
老马上大师课 冯德教小乐手
詹仁左教授展“国粹丹青”
广告
新民晚报文娱新闻A0714年后重回“泰坦尼克”
3D影效并非唯一理由
2012-04-07 2 2012年04月07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