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贼难防范
2001年12月,刚刚20岁出头的刘某从安徽老家来到上海打工。只有初中学历的他找起工作并没有想象中的顺利,好不容易在一家台资公司找到工作,不料却因为一时糊涂走上犯罪的道路。
刘某刚到公司时并没有固定岗位,但大家对他印象还不错。临近年底,公司老板要给员工发奖金,12月25日是圣诞节,老板让53岁的财务朱女士去银行提取现金。为防止意外发生,老板觉得派个小伙子和朱女士一起去更加放心,就让刘某同去。可老板没料到外贼好御,家贼难防。
银行规定取款5万元以上需要提前预约,而朱女士也是刚刚才接到老板的指示。于是,她和刘某在徐家汇的3家银行网点取款,共取了14.9万元,包由刘某拿着。两人取完钱已接近下午1点,两个人决定到一家小吃城吃点东西。圣诞节这天徐家汇人非常多,朱女士好不容易挤进一家餐厅,刚转头便发现刘某不见了,慌乱中的朱阿姨马上报警。
10年逃亡路
刘某从未接触过这么多现金,此时,他的心理防线已被贪欲击破了。拿到巨款的刘某先在暂住地躲了几天,然后就携款回了老家。为躲避警察的追捕,他在老家花了8000元托人办理了假户口,更名为何辉。然后以何辉的名字边打工边逃亡。这一逃就是10年。
2007年,刘某在北京结识了同单位的小吴姑娘。两人一见钟情,2009年5月,两人在辽宁登记结婚。刘某把户籍又迁到辽宁,还更换了第二代身份证。夫妻恩爱有加,还有一个一岁多的孩子。虽然刘某对自己的过往瞒得严严实实,但妻子吴某以女性特有的一种敏感,始终觉得丈夫有事隐瞒。而刘某的内心也始终惶恐不安。
网上露马脚
去年9月,上海徐汇警方又打电话给刘某父亲,希望他能够劝儿子自首。9月10日,刘某父亲打电话给他劝他自首。刘某回想自己10余年的逃亡生活,整天提心吊胆。9月20日,他打电话给安徽警方,表达想要自首的想法,但是因为种种原因,又迟迟不愿归案。10月20日,当地公安机关发现刘某打电话时使用的133开头的手机号码在互联网上有一起出租房源的帖子。于是民警巧扮租客,以租房为由将他约出,在出租房内将他抓获。
法院审理后认为,刘某的行为已构成职务侵占罪。鉴于刘某在审理期间主动退赔赃款,予以从轻处罚,判处其有期徒刑5年,并处没收财产3万元。
通讯员 马超 本报记者 袁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