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8:科教卫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中国人人均每年服100粒胶囊,专家支招:工业明胶制成的胶囊一般质脆色艳
~~~中国人人均每年服100粒胶囊,专家支招:工业明胶制成的胶囊一般质脆色艳
~~~中国人人均每年服100粒胶囊,专家支招:工业明胶制成的胶囊一般质脆色艳
~~~中国人人均每年服100粒胶囊,专家支招:工业明胶制成的胶囊一般质脆色艳
~~~中国人人均每年服100粒胶囊,专家支招:工业明胶制成的胶囊一般质脆色艳
~~~中国人人均每年服100粒胶囊,专家支招:工业明胶制成的胶囊一般质脆色艳
~~~中国人人均每年服100粒胶囊,专家支招:工业明胶制成的胶囊一般质脆色艳
     
2012年05月21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听众带胶囊赴新民科学咖啡馆
中国人人均每年服100粒胶囊,专家支招:工业明胶制成的胶囊一般质脆色艳
董纯蕾
  前天下午,冒雨来参加以胶囊为题的第140期新民科学咖啡馆的市民中,甚至有不少带来了常用的胶囊剂药物,要求药剂师帮忙鉴定质量。

  目前,我国胶囊剂型的药品和保健品年产销量约为1500亿粒,也就是说,国人平均每人每年吞服100粒胶囊,以80岁为计,一生中共服用8560粒胶囊。

  囊壳成病家咨询热点

  华东医院主任药师宋钟娟坦言,“毒胶囊”的第一批“黑名单”曝出后,就有不少病家在配药时反复咨询胶囊是否安全。

  为什么要把药物制成胶囊剂?据宋钟娟介绍,一来,胶囊剂能掩盖药物不良嗅味或提高药物稳定性;二则,胶囊剂药物的生物利用度,也高于丸剂、片剂;再者,胶囊剂能弥补其他固体剂型的不足,如含油量高的药物或液态药物难以制成丸剂、片剂;还有,胶囊剂能实现药物的延缓释放和定时释放。

  剥开胶囊,取出其中的药物直接服用,又会怎样?宋钟娟指出,这要遵照药物说明书。大多数中成药的硬胶囊可剥开服用,但是难免会导致服用剂量的误差,且不能消除药物的苦味等。但缓释胶囊、控释胶囊和肠溶性胶囊,就不宜这么办了,因为剥去囊壳后很可能会破坏胶囊的缓释或控释特性,至于肠溶性胶囊,剥开服用不但到不了肠内,而且可能刺激胃。

  生产过程需严控质量

  龙华医院药剂科主任许丽雯介绍说,胶囊剂的生产过程中需有严格的质量控制。

  现在,大家都已知道,胶囊离不开一种材料——明胶。但用在胶囊里的一定得是食用明胶而绝不能是工业明胶。许丽雯指出,此次“毒胶囊事件”中出现的六价铬,其实可被视作一种风向标,因为一旦在胶囊中测得铬含量超标,就说明其生产过程中采用了工业原料。

  简便方法辨胶囊质量

  有没有什么简便的方法,可供普通人粗略地辨别胶囊的外衣是不是用工业明胶做的呢?宋钟娟支招说,用工业明胶制成的胶囊一般杂质较多,所以质脆,一捏就碎;色艳,常会多加香精、染色剂来掩饰杂质;口松易拧开。当然,光有这几点,远远不足以判断胶囊的质量好坏。规避“毒胶囊”,还得参照食药监部门通过网站和新闻媒体公布的“黑名单”。

  本报记者  董纯蕾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市第十次党代表大会特别报道
   第A03版:广告
   第A04版:市第十次党代表大会特别报道
   第A05版:评论
   第A06版:综合新闻
   第A07版:焦点
   第A08版:科教卫新闻
   第A09版:民生新闻
   第A10版:文娱新闻
   第A11版:文娱新闻
   第A12版:社会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广告
   第A17版:体育新闻
   第A18版:体育新闻
   第A19版:体育新闻
   第A20版:基金专版
   第B01版:康健园
   第B02版:康健园/养生
   第B03版:康健园/康复
   第B04版:康健园/保健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名校“巅峰对决”:选手很拼也很有爱
体育应成为一生的“必修课”
“应试型”考生缺乏创造力
女研究生的“婚纱梦”
金山卫士推免费人工服务
听众带胶囊赴新民科学咖啡馆
胶囊服用避免四大误区
新民晚报科教卫新闻A08听众带胶囊赴新民科学咖啡馆 2012-05-21 2 2012年05月21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