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环境优势明显
一位在陆家嘴创业的香港籍高管告诉记者,他曾比较过一些不同地域的人才政策。在浦东,金融领域创新创业的国际人才,其项目和团队可获得几十万元的资金资助,但和其他一些区域给车给房等“大奖”相比,只能说是“毛毛雨”。尽管如此,最后这位高管还是毅然选择在浦东创业。
不拼重金,浦东凭什么让人才铁心留下?“浦东拥有全国数量第一的金融机构群、全球数量第一的集装箱吞吐量、全国总量最多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全国最高的外商投资企业成功率、上海最少的行政审批事项,以及上海最高的整体审批效率。除此之外,便捷的出入境管理、优质的教育与医疗服务、丰富的公共文化服务,这些综合环境优势,构成了浦东强大的‘磁场’,吸引我要在浦东创业。”这位香港籍高管坦言。
“百人计划”已见成效
浦东“二次创业”,关键在人才。截至2011年底,浦东的人才资源总量为98万人,占全市1/5,其中,硕士及以上人员占11.1%,创业型境外人才3.5万人、归国留学人员1.3万人;前七批中央“千人计划”人才84人,占上海全市的四分之一,其中对地方经济贡献较大的创业人才有32人,占到全市的67%。
除了人才总量在全市领先,近年来,浦东新区还把资本集聚、产业集聚与人才集聚有效结合,筑好人才发展环境的“巢”,吸引人才“近悦远来”。2008年以来,浦东陆续出台“1+7”等一批重点人才扶持政策,形成了一套系统完整的人才政策体系,惠及海内外各类人才。
其中,浦东“百人计划”是浦东加快建设国际人才创新试验区的一项重点举措,目标是用5-10年时间,引进100名通晓国际规则,掌握核心技术,能推动浦东金融、航运、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海外领军人才。
据透露,为落实好此项工程,浦东财政每年将至少投入5000万,5年内至少投入3个亿作为保障。这项政策激励既考虑了个人,又兼顾了团队———推出“3个50万元”的资助,包括5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50万元的安家补贴和50万元的创业团队建设经费,其中创业人才可以拿到150万元的资助。
在“百人计划”的带动下,一批海外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开始崭露头角。例如,由2011年“百人计划”专家于刚创办的益实多电子商务公司(1号店),目前已成为中国网络购物的知名网站,去年销售额达27.2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