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7:综合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早高峰进站客流为平日2倍多
~~~早高峰进站客流为平日2倍多
~~~早高峰进站客流为平日2倍多
~~~早高峰进站客流为平日2倍多
~~~早高峰进站客流为平日2倍多
~~~早高峰进站客流为平日2倍多
~~~早高峰进站客流为平日2倍多
     
2012年08月07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轨交9号线缩线首日“无战事”
早高峰进站客流为平日2倍多
  今天是轨交9号线缩线运营第一天,记者一早乘坐9号线来到泗泾站,实地探访9号线缩线运营后首日情况。

  公交比地铁耗时略长

  记者上午7时20分来到泗泾站,1、2号出入口实行“只进不出”,3、4号“只出不进”,车站在1、2号口外都设置了蛇形栏杆,出入口外都有乘坐公交接驳专线指引标志。地铁方面在人流量较大的2号、3号口安排了多位工作人员引导分流。7时40分,人流渐多,但尚未达到极端情况,站外蛇形栏杆并未开启。8时15分,天突然下起大雨,乘客纷纷加快步伐冲入站内,地铁工作人员连忙进行人流疏导工作,站内安检队伍并未出现杂乱。

  一般情况下,乘坐地铁从泗泾站到松江大学城站和松江新城站分别需耗时大约15分钟和18分钟。记者坐上公交短驳线体验,从泗泾站下来乘坐公交接驳专线到松江大学城和松江新城,分别耗时约20分钟和28分钟,比乘坐地铁略长。换言之,乘客提前10分钟左右,基本能够保证顺利抵达目的地。

  10台进站闸机全开启

  从松江新城到市区看病的严老伯告诉记者:“乘公交还是有些不便,我年纪大了,早上来的时候人多,没有座位,下来还要走一段路,真的不方便。”而一位乘客则感慨:“今天起,泗泾站成春运站咯。”

  9时10分,客流量慢慢减少,泗泾站值班杨站长早已汗流浃背,她告诉记者:“今天早高峰算是平稳度过了,没有出现极端客流。刚看了下,8时30分之前客流量达到12000,是平时两倍多,平时开2台进站闸机,今天10台进站闸机全部开启了。”实习生陆翔记者吴强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迎战“海葵”特别报道
   第A05版:迎战“海葵”特别报道
   第A06版:评论
   第A07版:综合新闻
   第A08版:特别报道
   第A09版:特别报道
   第A10版:科教卫新闻
   第A11版:社会新闻
   第A12版:法治新闻
   第A13版:早间点击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奥运特刊
   第A18版:伦敦眼
   第A19版:伦敦眼
   第A20版:伦敦眼
   第A21版:伦敦眼
   第A22版:伦敦眼
   第A23版:奥运特刊
   第A24版:奥运特刊
   第A25版:体育新闻
   第A26版:文娱新闻
   第A27版:文娱新闻
   第A28版:文娱新闻
   第A29版:文娱新闻
   第A30版:基金专版
   第A31版:财经新闻
   第A32版:财经新闻
   第B01版:长三角周刊
   第B02版:长三角/社会·生活
   第B03版:长三角/文化·旅游
   第B04版:广告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旅游·城市
   第B10版:旅游城市/精华路线
   第B11版:旅游城市/世界别处
   第B12版:旅游城市/域外风情
   第B13版:读者俱乐部
   第B14版:读者俱乐部
   第B15版:读者俱乐部
   第B16版:读者俱乐部
   第B17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8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9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0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1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2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3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4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5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6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7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8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9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30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31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32版:广告
引高端人才不靠重金靠环境
深入学习胡锦涛总书记讲话精神
轨交9号线缩线首日“无战事”
浦江鲁汇基地保障房建设进入“冲刺”
中国电科软件信息服务产业园今奠基
高架道路车辆事故明显上升
市政协完成本市人口发展报告
新民晚报综合新闻A07轨交9号线缩线首日“无战事” 2012-08-07 2 2012年08月07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