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人胡君十余年前开办了一家本地特色的小笼包子店,兼营三鲜馄饨。
胡君开店,店不大,地段却颇不赖,店堂装潢布置得古色古香、整洁有序,最具特色的是其餐具,盛馄饨的碗和舀馄饨的调羹都是上好的瓷器器皿,吃客看着舒服,用着捂心。不知什么时候,大多数点心店为了经久耐用,都选择起了不锈钢的器皿,手捧不上碗,嘴也贴不得调羹,烫人,远不若瓷器器皿来得柔和。有的点心店更有甚者,让吃客自己到灶头上端馄饨,那不锈钢的碗如何端得起来,即使后来有了托盘,也很难堪,那不锈钢的碗底会在盘上滑动,汤水就会泼出,弄得油腻邋遢。当然,不锈钢器皿最大的好处就是一劳永逸,敲不豁、跌不碎,节省了成本。我曾问过胡君,为什么花那么多投资去购置精瓷器皿,并且那玩意损耗可不小啊?胡君说,开店做生意,首先得取信取悦顾客,顾客来吃碗馄饨和小笼不只是填饱肚皮,小笼和馄饨质量好是首要的,环境、器皿和服务态度也得相应跟上,是一种综合的享受。他于是举当年乾隆到无锡惠山二泉品茗后留下的诗句“此日真成四美具”来例证,说是乾隆所说的“四美具”应是环境美、茶美、茶具美,还有茶食美。至于,精瓷器皿容易破碎,那也是正常的损耗,若碗和调羹有一点豁口,立即换下,绝不苟且,有了豁口就会孳生细菌,还会伤及吃客,再者,卖相也不好,让人有不洁和不吉的感觉。他说,从前辰光老一辈点心店的业主都有这样的规矩,不让豁口碗匙端上台面的,如若在过年吃团圆饭时,用了豁口碗,那是触霉头的。
胡君的馄饨店生意真是好,便在城里和邻近的城里开起了连锁店。最近,他在餐具上有了更大的递进,碗和调羹皆去瓷器厂定做,一只碗值25元,一把调羹价7元5角,属于豪华型啦。店堂和器皿豪华,馄饨和小笼包子却没有提价,所以一经开张,便吃客盈门。吃客莫不为这样豪华的器皿所赞叹。不过问题也来啦,这么好的器皿让人看着赏心悦目,就难免会有人“怦然心动”、有了顺手牵羊的不雅举止。碗的目标大,不能怀而携之,调羹体积小,正可嘴巴一抹,随手带走。胡君跟我说,几乎每天都会丢失好几把,有时甚而达十之二三。我不禁叹息世风日下,也为胡君的生意担心。不料胡君坦然一笑,说是吃客喜爱他的调羹,正说明他的调羹精美讨喜,他们将其带出店堂正好为他大做免费的广告。他还告诉我说,有位仁兄取走了他的调羹竟然还涎着脸皮打电话询问他这样精美的调羹到哪里去买,他想凑满十把一桌呢。胡君也居然没有因之生气,反而爽快答应再奉送九把,遂了他的心愿。我想,这位胡君可用《珍珠塔》一句唱词“点心之中有点心”来形容哩。